第六十二章青蟒飞麟
时进丑时,风雨无减。桐油火把的火焰暗淡了许多,摇曳的光芒在雨雾中不在明亮,倒映在殷红的水洼中,呈现出不规则的各种图案。冷风捎带着空气中的血腥味,让人闻之欲呕。光影照不到的四周漆黑无比,好像整个天地除了这片灯火,已经不成在似的......
时辰在自然界的定律下不停的走着,并没有因为当下的环境而作任何停留。“神剑山庄”庄主莫名堂深知,要解决眼前这些人,就得必须先解决掉公孙若兰这只拦路虎。想到这些,他终于按耐不住,胯下坐骑嘶鸣声中,人已身在空中,手中的“青蟒飞麟剑”吐着尺余长的蟒信,劲风裹挟着风雨夹杂着尖锐的嘶鸣声和青蟒剑体所发出的嘤嘤轰鸣声,震慑心魂的罩向坐在三丈开外坐骑上的公孙若兰。
公孙若兰嘴角上扬,牵动着两旁的小酒窝,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意,她摔蹬离马,身影动处,手中的竹箫迎上了“神剑山庄”庄主莫名堂的剑。自幼生长在巫山神女峰的公孙若兰,听惯了江水的汹涌澎拜时、潺潺流淌时、跌宕起伏时的声响与四季山谷间的瑟瑟、呼呼、呜呜、飕飕风声。“青蟒飞麟剑”铸造结构上的特殊处理,在运动中与空气产生的摩擦所发出的嘤嘤轰鸣声,对公孙若兰来说,好比琴下舞剑,更能激发潜在的灵感。当然,自信来源于自身的实力。“小神女”公孙若兰当然有这个实力,她不是江湖混子。她身如灵燕,轻盈的游走在剑影气浪的雨夜中。
两人分别以双方的坐骑为支点,变换身法,穿梭游走在剑光箫影之中,强劲的劲气将风雨都堵挡在外近不得身。场外的卓凌风与泰山四兄弟警戒的注视着打斗场中的变化,在震撼的同时,也受益匪浅。正所谓夫道无终穷,学无止尽。木轿中的龙君早在师侄卓凌风一式杀天地君三老后,心便安宁下来,因为当今武林,能单打独斗战胜公孙若兰的高人还真不多。有道是心安则静,心静则远。
莫名堂的剑法诡异凶猛,招招致命,不循常理,却被公孙若兰轻易的一一化解,大地上留下他剑气犁出的道道灰红色的泥沟,被哗啦噼啪飞溅的水花慢慢填满。公孙若兰的只守不攻,让莫名堂大为恼火,他无法找寻到对手的破绽,就没有那一击必中的机会。自己内力深厚,也耐不住体力上的消耗,本身已入杖朝之年,体能上怎能熬得过眼前的这个丫头。莫名堂心念动处,拆招回旋,飞落在自己的坐骑上,胯下一夹,策马直奔木轿而来。
公孙若兰看得真切,莲足轻点坐骑“玉儿”的马首,一式“飞凤展翅”飞跃在木轿轿顶一角之上,身影未作任何停留,手中的竹箫一式“佛光普照”以七成力道幻化出无数箫影,点向疾驰而来的莫名堂。面对着强劲凌冽的劲气袭身,容不得莫名堂半点犹豫,他手中的“青蟒飞麟剑”灌注八成内力,一式“回转天地”盘旋飞舞间,形成一道道剑网迎了上去。两力向碰,声如惊雷,泥水飞溅方圆丈许之间,大地上留下一道深达两尺之余的长形沟壑。公孙若兰借势跃回轿顶一角,手中竹箫很自然的在掌中挽了个花。莫名堂坐骑嘶鸣,前蹄高扬,被硬生生截留在离木轿两丈之外的沟壑旁。
时进卯日,风雨无声的退却,天气已经转晴,东方泛白的同时红霞初现。人们的视野开始在晨光中变的清晰明亮。洼地沟渠里朱红色的泥水在无雨水的浇袭下,慢慢的渗进地表,露出大地原有的本色。桐油火把燃烬的余灰,留在了牧野这片褐红色的大地上,像一堆堆小小的坟冢。地上凌乱的人畜留下的残肢断臂、折锋兵刃、断弦的弓弩等,还没来得及被掩埋,因为一老一少的打斗还在高强度的继续。木轿周边的护轿人也不敢丝毫的大意,紧盯着场中的打斗。
一夜过来,莫名堂的内力明显的下降,三角小脸由红润便成了猪肝色,那鹰隼般锐利的小眼睛不在明亮,明显黯淡了许多,招式凶险奇利,却捕捉不到对手,反被对手灵敏快捷的身法,闪得自己有些心神不宁。他得速战速决,否则自己不是被对手杀死而是被对手给累死。心念动处,一飞冲天,身在空中如雄鹰般盘旋至木轿上空,手中的“青蟒飞麟剑”在七成内力的驱动下一式“孔雀开屏”,剑身上的青蟒飞麟像银蝶飞舞,伴随着耀眼夺目的光芒,密集呼啸着扑向木轿,范围足达方圆丈余之间。
公孙若兰灵眸秒动,脸上洋溢着叼玩的笑意,左手从腰囊中探出,数十粒七彩石已在手中,以八成内力一式“天女散花”,朝着密密麻麻的蝶影疾射而去。同时间,右手中的竹箫以两成的内力,人箫合一的一式“后羿射日”,佯攻向尚在空中盘旋回收青蟒飞麟的莫名堂。莫名堂觉察危险近身,青蟒剑骨只得撩向公孙若兰的竹箫,借机跃上自己的坐骑。公孙若兰佯攻成功,顺势飘落在在地。尖锐声、呼啸声、抨击声响成一片。那些似银蝶飞舞的青蟒飞麟被公孙若兰的七彩石,“泰山行者”四兄弟飞旋的铜制铁伞,击荡的无影无踪。
莫名堂看着手中没有飞麟只剩剑骨的青蟒剑,欲哭无泪,失神的双眼开始充血,一张三角脸开始有规则的抽搐,带动着眉毛和下巴上的少许胡须左摇右摆。他心中的气点燃了自己的怒火,右手腕一转,手中青蟒剑骨一个下斩,硬生生的将自己的坐骑齐颈而处斩下马首,马蹄刨土,躯干倒地,马血瞬间染红了他足下的大地。愤怒已达极致,行为无法预判。一式定乾坤,生死立即判。莫名堂聚全身内力,以青蟒剑骨化箭,箭身合一,用大地为弦,将自己飞旋疾射而出,目标直指木轿。莫名堂就像一个飞快旋转带轮的铁锥,裹挟着周遭的空气,形成强大飞旋的气流,呼啸着、吞噬着周遭的一切。
“死亡旋转,赶快起开。”公孙若兰大喝声中,协同“泰山行者”四兄弟和卓凌风瞬间完成了木轿、人马的向右飘移。同时间,“嗖嗖”声响中,莫名堂从他们的左侧飞旋直串而过,震荡着衣带在劲风中哗哗作响。
“好凶猛强劲的气流,咱们兄弟的四张铜制铁伞遇之,也会被撕裂的粉碎,就别说人了。”“泰山行者”老四严物由衷感叹,躲的及时。
卓凌风说道:“盛而衰衰而竭,至死方休。他这式与人同归于尽的绝杀,最终是力疲而亡。”
莫名堂虽然一生,性情怪异,没有朋友,在江湖中却也并非大奸大恶,罄竹难书之徒。杖朝之年,这般损命于此,情理不通。公孙若兰想到这些,身形动处,一式“流星追月”全力施为,想要超越莫名堂,从而救下眼前老人。
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听音辨人,不足二十余人骑,来者正是少林寺的了然大师与戒律院的十八棍僧,此番前来正是护送公孙若兰一行人平安出豫州。了然大师目睹此景,飘身下马前出,大声道:“老衲来救。”了然大师倒踏北斗七星方位,太极推手捋、按、靠一气呵成,以六成内力缓缓施为,消耗掉莫名堂的来势,顺利将之接住。此时的莫名堂,苍白无色,发须皆无,满脸伤痕,衣衫褴褛,气若游丝,速度惯性的加持下与空气的摩擦几乎让他脱了一层皮。可贵的是,他那双血迹斑斑开裂的手中,还紧紧的握着无麟的青蟒剑。
公孙若兰飘落地上,上前施礼,恭敬的说道:“晚辈谢过了然大师!”
了然大师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老衲顺势而为,公孙施主不必言谢。该言谢的是老衲,少林得知消息,委派老衲紧赶快赶,还是晚了一步,让公孙施主与龙施主一行人等受累。”
公孙若兰面带笑意的说道:“大师言重,身为江湖儿女,这都是磨炼。莫老前辈就交给大师了。”公孙若兰说完,又向牵马而来的戒律院十八位棍僧行礼道:“有劳众位高僧,若兰在此谢过!”
戒律院十八棍僧单掌回礼道:“阿弥陀佛。”
一夜的鏖战,真可谓是人困马乏,饥肠辘辘。“泰山行者”四兄弟、卓凌风一行,洗漱完毕,换了一身行头,开始饮用自带的酒水熟食,并给三匹坐骑喂了豆子和饮水。吃饱喝足后就有了睡意,大家以蓑衣为垫纷纷斜靠在轿杆上睡了起来。公孙若兰与龙君相视一笑,不忍打扰,并肩坐在轿中,望着浅蓝的天空,看着太阳在似绵羊般的云朵儿后不停的穿梭,时不时的撒下一片片金芒......
戒律院的十八棍僧,正忙着在官道旁的一处下凹的地面上抛坑,他们得把地面上那些已经僵硬的人畜躯体与残破散落的兵器给掩埋,消除痕迹,以免地方官家发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好,夜间的雨让大地的土质很松软,他们用逝者的唐刀抛起来倒也不太吃力,一炷香的时辰,一个可以容纳上百人的大坑给抛好了。诵经超度,搬抛如坑,掩土覆盖,牧野的大地上增加了一个无名的新坟冢。
了然大师以蓑衣为蒲团,与莫名堂一后一前,盘膝而坐,右掌贴在莫名堂后背的“灵台”穴上,以细微的内力慢慢的注入导引,从而避免伤者力疲而衰,伤及脏腑。时间游走,莫名堂的三角小脸有了红润,微闭的那双细小眼睛渐渐有神的睁了开来。
“憋死老夫了。”莫名堂开口一句话,证明他自己已经活了过来。
了然大师收功起身,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莫施主身体无碍,可喜可贺。”
莫名堂闻言,从地上一跃而起,大声道:“老秃驴,老夫喜从何来?公孙丫头杀老夫弟子、护法,毁老夫‘青蟒飞麟剑’,有何可贺?日后老夫与公孙不孤那老儿下棋,他必须不能再赢老夫。哈哈哈......”
一听前言再听后语,想必莫名堂这老儿,经此一战,大脑打坏了。闻言后的了然大师不怒反喜,面含慈祥,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莫施主与佛有源,皈依佛门,赐发号‘了悟’。”
莫名堂听闻后,眼里含泪,果断的弃掉了手中的无麟青蟒剑,双膝跪在地上的蓑衣上,双手合十,虔诚的说道:“阿弥陀佛。了悟师弟跟随了然师兄,日后参禅打坐,修成正果。”
日正当午,大伙被眼前的这一幕整懵,明白过来甚是欢喜。公孙若兰拾起地上无麟的青蟒剑,双手递呈到莫名堂面前,恭敬的说道:“晚辈公孙若兰,可以修复莫前辈的‘青蟒飞麟剑’。”
公孙若兰言毕,不待对方允许可否,身形动处,飞身回到昨夜的打斗之处,星眸放眼四周,借助太阳光芒,发现了地上零零散散,折射着点点星火的麟片。她剑擒左手,“摘星手”中的一式“斗转星移”,以七成内力驱动着手掌中的无麟青蟒剑,在掌中飞速旋转而出,沿着她意念中的既定弧线飞行,随着星芒飞梭闪烁间,叮叮当当的抨击组合声、嘤嘤轰鸣的大作声响中,“青蟒飞麟剑”完成了自身的组合,沿着弧线回到了公孙若兰的左手中。
公孙若兰飘身而来,将完好如初的“青蟒飞麟剑”双手递上,言语真诚的说道:“莫前辈,‘青蟒飞麟剑’完璧归赵,敬请笑纳!”
地上跪着的莫名堂,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公孙施主宅心仁厚,日后请称呼老衲法号‘了悟’。”
了然大师双手扶起地上的莫名堂,和谐可亲的说道:“了悟师弟的身外之物,当由师弟自己决定。”
莫名堂双手接过“青蟒飞麟剑”,语气平和的说道:“阿弥陀佛。今日始起,了悟心中只有佛法、再无其它。这把‘青蟒飞麟剑’,就让它留在牧野的这片大地上吧!”说到这里,将手中剑飞抛而出,“青蟒飞麟剑”带着尖锐的破空劲气、嘤嘤轰鸣声,直入路旁的新坟冢,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