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都市小说 > 刚在八零成首富,我院士的身份瞒不住了

第二十三章 展开友好交流

孙长安果断说道。

“如果结合公式数据,再去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就能得出现在的技术。”

说着,孙长安将黑板上的公式全部擦掉,最后拿起粉笔写下新的。

王滨在旁边看着,瞬间哀嚎,但看孙长安和那几位大佬讨论得热火朝天。

王滨第一时间拿着笔记,拼命的抄写公式,现在看不懂没关系,回头可以找人讨论。

当然光顾着抄笔记的同时,王滨也发现平日里这几个寡言少语,只会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的院士居然变成了一个话痨。

他们的问题太多了,不知不觉居然显得有些年轻。

可能是他们很少主动向人请教。

以至于身上除了学士的淡定和冷静,常人便再也看不见谦虚。

但在这里,王滨看见了不一样的画面。

不知不觉外面天已经黑了,孙长安不仅跟他们讨论半导体技术,还有电容电阻以及精密测量仪器。

他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如果能给中科院带来帮助那是最好的,另一方面他也需要中科院的便利。

只要跟这边达成合作关系,不就意味着,他可以更快的拿到一些重要的材料以及设备。

这可比孙秘书去外面东奔西走的采购要强。

孙长安一边想着,一边向那几位院士说到:“这样吧,我将电容电阻以及精密测量仪器的数据还有结论报告交给你们,但如果我需要一部分特定的材料或者设备,你们都提供给我,怎么样?我们做等价交换。”

他轻轻挑眉。

然而这番话也把他们给整不会了。

都已经拿出电容电阻和精密测量仪器,怎么还会是等价交换呢。

那些院士都傻眼了,他们连忙和孙长安说到。

“这不能称之为等价交换,你给我们提供的这三个技术,真的足够买下整个中科院了。”

他们没跟孙长安开玩笑。

如果去国外购买这些技术,但是真金白银一笔笔的花出去。

外国人可不会帮他们省钱,只会想办法赚他们一大笔。

孙长安当然知道,他干脆拍着桌子说道:“你们目前缺乏什么技术?都列出来吧,我挑重点去做实验,尽可能帮你们攻破这项技术。”

这番话把几个院士彻底吓蒙了。

王滨瞪大眼睛,满脸难以置信。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孙长安笑了笑,直接说到:“你刚才有什么不会的,现在可以跟我讲了。”

他们都去准备清单以及统计技术。

孙长安终于空下来了。

王滨却张大嘴巴站在原地,傻傻的看着孙长安,他说不出话来了。

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吧,他是哪来的自信说出这些话的呢?

就算王滨觉得这些东西不可思议,可他也清楚自己没有资格去质疑孙长安。

连半导体技术都能攻破的人。

那在其他领域上也照样行得通。

王滨一边想着,一边深深吸气。

等他反应过来了,又急忙拿着笔记,让孙长安将第一版板书写出来。

孙长安笑了笑,果断在上面写下各类公式。

做完这些,他把笔记还给王滨。

王滨将东西牢牢抱在怀里,如获至宝。

孙长安只是淡然一笑,便果断说道:“你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

“我……”

王滨正准备开口,谁知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只见那上了年纪行动都不方便的老院士都赶过来了。

他们将孙长安包围,微微笑了笑,便开始介绍自己的身份。

等熟络了又开始提问。

孙长安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对他来说是小儿科。

毕竟前世也活了大半辈子,创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新时代。

王滨在一旁听着,手上的抄写一刻都没停下来,生怕抄漏。

全神贯注的样子让人震惊。

孙长安却在这时说到:“你们不饿吗?”

不知不觉,一整天就这样过去。

他是滴水未进,身边的那些院士都好像没知觉。

或许是孙长安一直在回答,他嗓子都快冒烟了。

几个老院士见状,连忙带孙长安去食堂。

在这里,孙长安还看见了其他的研究人员。

他突然感觉一阵不妙。

如果没猜错,那几个老院士只要在这里提问,其他的人都会包围过来。

这样的待遇,孙长安并不希望得到,他连忙和那几个老院士说到:“不如这样吧,等我吃完饭,我再慢慢回答你们的问题。”

众人点点头,他们把王滨的笔记本一把抢了过去,然后凑在一块讨论。

王滨在一旁看着,想往里面挤,奈何根本挤不了。

孙长安拿到餐盘后,直接埋头吃饭。

王滨看着他的样子只觉得荒唐。

明明他那么年轻,眼下,只是随便拿出一个技术就轰动整个中科院。

如果他说的电容电阻和精密测量仪器都拿出来了。

只怕这个地方会彻底沸腾。

这一切都很不真实,但都发生了。

那几个老院士见孙长安饿坏了,便是耐心的等着。

孙长安看见他们不吃饭,连忙说道:“实验固然重要,但身体更重要,没有身体作为革命的本钱,我们很难看见胜利。”

他拍了拍王滨的肩膀,这暗示众人一下子就听懂了。

他们第一时间端来餐盘。

孙长安拿起一旁的茶杯,接连喝了好几杯。

王滨又给他续上。

门口突然传来几声嚷嚷。

“长安,你原来在这,我们可算找到你了。”

“刚刚说的那个数据还有公式,我们回去验算了一遍,还真成立了。”

“长安,我们有道题不太明白,那就是关于元素的稳定性测试,这项实验你是怎么做到的,都用了哪些技术,方便和我们说说吗?”

食堂里的众人都好奇看了过去。

是几个年轻的院士,但说年龄其实也不年轻了。

他们都年过半百了。

但跟孙长安身边那几个老院士比起来还是年轻的。

毕竟那些老院士都七老八十了。

但更让人震惊的还是他们的问题。

元素的稳定性测试在这个年代是个大问题。

直到现在,他们都采用国外的测试标准,没人被质疑过。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