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都市小说 > 刚在八零成首富,我院士的身份瞒不住了

第四十五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

孙长安微微笑了笑,果断说道:“TG染料公司的价格有点太高了,而我们要面向全球市场,那就意味着不能心急。”

“那是什么意思?”

“先卖个关子,等正式开售了再报价,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林月雅着急了,连忙提醒。

“那长安你得答应我,价格不能太高。”

一旦标价高了,那些远道而来的厂商,肯定是白欢喜一场。

林月雅放心了。

电话那边沉默片刻后,孙长安又长安想了想,果断许下承诺。

“肯定实惠,毕竟我们要做全球市场。”

“那就好。”

低声询问:“你最近有好好复习吗?”

“当然有。”

林月雅连忙答道。

结果两头都沉默了。

年少初开的情窦最是酸涩,像一场春雨,悄无声息又润物万千。

“长安,你大概要多久回来?”

林月雅忽然说道。

“孙长安,原来你在这呀!快过来,院士们找你有事!”

孙长安正要回答,一道响亮的呼唤打断了一切。

孟琳边喊边飞奔着跑来,热情洋溢的模样很是动人,路上行人都被吸引目光。

电话那头的林月雅也听见了。

孙长安想了想,果断说道:“大概半个月吧,我这边还有事,晚上给你发短信。”

说完,他便匆匆挂断。

孟琳见他挂了电话,连忙上前询问。

“孙长安,是不是我影响到你了?”

别看她现在明媚大方,可骨子里的高人一等始终附着,难以抹掉半分。

“院士们在哪?”

谁知孙长安竟然直接略过她的那些问题。

孟琳脸上表情有些挂不住了,便是给他随手指了个方向,见孙长安真的信了,又忍不住偷笑。

听见笑声的孙长安虽然停下脚步,可他回头看向孟琳时,眼中却是冷漠的厌恶。

“你在笑什么?”

人只要有机会成为上位者,便会不惜一切代价抓住,因为实在太清楚二者间的差距。

孟琳脑中轰了一声,虽有些震惊,却也还是果断说道。

“没什么,我带你过去吧。”

说完,孟琳便走在他前面,看似小心翼翼,实则处处试探,弄清楚他的底线之后,便可以肆无忌惮。

可孙长安对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实在熟悉。

“长安,你可算来了,大家都在讨论传感技术和军事设备的关系,他们想发明一种检测类型的机器,你看有难度吗?”

王滨连忙拿着几位院士的假设报告走来。

孙长安却将东西放在旁边,不是他不想看,而是他们的思想太保守了。

“真要做军事设备,就不能只做检测,我们要做攻守双结合类型的武器。”

孙长安把东西放在一旁后,院士们非但不恼,还都跟着他往实验室角落走去。

等孙长安拿起一盒粉笔了,王滨识趣的跑去擦黑板。

前世的科技强大到一定程度后,军事类的设备已不再是单体的,而是攻守多元化等等。

不过以目前的科技来说,想达到那种程度,还要先把零件都升级一下,细节决定成败,也决定经济繁荣。

“我所说的攻守是指,在进攻上,利用人体感应及热成像等技术达到远程操作,只要有人敢越过雷池,那就催泪弹警告。”

“倘若敌军不在意,仍要往前,这时就可以启动爆雷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雷。”

见几位院士听得津津有味,孙长安又微微一笑。

“至于防守,则是通过摄像监控,热像仪记录等等设备,达到时刻警戒的目的,不过这项技术需要用到电子光学。”

目前国内和电子光学有关的技术通通来自国外。

连书籍与实验结论都是国外的。

“我的建议是,丢弃国外的技术与书籍,我们独立研发,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困难,只存在陌生与熟悉。”

王滨闻言,顿时大惊失色,他连忙制止。

“长安,你这个建议……”

可这后面的话,他实在说不出,因为像极了打压,他目前还没有资格发起质疑。

几位院士前面还和颜悦色的点头附和,可现在都沉默了,因为他们实在不知该怎么办。

倘若孙长安什么成就都没有,他们只会当成放屁,可他不仅有成就,能力还如此突出,在半导体技术上更是甩国外一大截。

这种勇于创新的人才实在罕有。

几位院士的大脑都在飞速思考。

他们准备给一个满意的答复。

谁知几声大笑打破了宁静,紧接着,孟琳大摇大摆走到孙长安身旁质问。

“孙长安,你有什么资格说这种话?你知道什么是电子光学吗?你有看过和电子光学相关的书籍吗?别拿浅薄的知识去衡量电子光学的技术突破!”

“我来中科院就是学这个的!你要质疑我可以,先回答我的这些观点,要是答不上来,那这打肿脸充胖子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孟琳白眼一翻,神情很是高傲,那下巴都快抬到天上,高人一等的优越也再次摆出。

“对了,各位也别质疑我,我从小就看电子光学类的书籍,对这一领域的了解程度绝不比各位低!”

她拍着胸口,倒也不像是夸下海口。

方院士作为她的亲外公,当然有资格站出来作证。

“孟琳没撒谎,这孩子打小就喜欢数学和电子光学,但我觉得长安说这些话,一定有他的道理,长安,不如你给我们大伙解释解释?”

方院士神色略带谦虚说道。

孙长安微笑着点点头,又对一旁的孟琳提问。

“你的问题,我可以回答,但在这之前,你能否告诉我,国外的教材和技术,哪一样是绝对正确的?以及错误的算法在国外教材与技术中出现的频率,是高还是低?”

既然喜欢出风头,就该让她栽个跟头,明白现实的残酷与理想的遥远。

孟琳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问这些,但稳住气息后,还是果断说道:“没有绝对的正确,但至少大部分都是对的,至于频率,我答不出来。”

“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