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撤资
陈实的歌慢慢的就被徐坤的新专辑盖住了风头。
大多数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喜欢跟风的。
很快,徐坤的专辑销量就突破了五十万张。
买家从学生到上班族再到老外,可谓是多点开花啊。
海风公司因此大赚特赚,有点不开张则已,一开张吃一年的意思。
陈实的歌曲播放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市面上已经基本上听不到他的歌了。
新闻媒体也不再宣发了。
直播间里的粉丝们沉默了。
陈实公司的合作商们陆陆续续的解除了合约。
名气不火就没有流量,广告商的商品就卖不出去。
投资商见势头不对,立刻撤资转投海风公司。
海风公司成了市场上赤手可热的娱乐公司。
一天之内,陈实公司的合作伙伴就走了一大半。
没走的,也是因为合同的限制。
签了合同就必须到点才能走,不然的话就会牵涉到法律问题。
陈实在公司的大厅里来回踱步。
“必须想办法阻止当前的形势,不然的话公司就危险了。”
李梦琪拿着徐坤的专辑找到了陈实。
“陈实,我知道现在你的公司正处在危机的边缘,不过你先听听这个。”
陈实一看是徐坤的专辑,脸上漏出几分诧异。
“都这个时候了,听徐坤的专辑干嘛。”
李梦琪告诉陈实,徐坤的专辑里有几首歌和陈实的歌相似度很高,有抄袭的嫌疑。
陈实还真没注意到这个,他从李梦琪手中接过那张专辑,听了一边后,陈实十分的肯定,专辑中有两首歌确实和自己的歌很像。
再听一遍,简直是一模一样,只是换了歌词和副歌部分。
稍微懂点音乐的人都能听出来。
陈实暗自感叹。
“这是妥妥的抄袭,海风公司,徐坤,徐巧曼,你们等着吧。”
公司里已经出现员工离职的情况,李梦琪目睹到眼前的一切,不由得为陈实感到担心。
“陈实,海风公司抄袭你的作品,现在怎么办?”
陈实稳若泰山。
“你不用担心,这件事我一定会处理。”
在娱乐圈,涉嫌作品抄袭的事情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原音乐人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人偷梁换柱了,可以选择通过到,法院起诉,采用法律的手段,也可以找涉事方交涉,也就是常说的私了。
再就说原音乐人觉得对自己利益的损害不大,选择默许。
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主动权掌握在原音乐人的手中。
这件事情已经快把陈实逼到了角落里。
公司的发展停滞不前。
陈实去音乐版权保护中心投诉海风公司,得到回复只是回去等候处理结果。
而海风公司那边依旧风风火火,毛事没有。
陈实的等待是有耐心的,几天之后,陈实再到音乐版权保护中心询问情况,可显示暂停服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来,陈实经过调查才知道,是海风公司和版权公司是穿同一条裤子的。
真的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啊。
怎么办?
只能去法院告海风公司了。
然而,更让陈实气氛的是,法院里居然也有徐巧曼的线人。
法官一直故意把陈实的诉讼往后压,一推就是一个月。
一个月?那海风公司早已吃干抹净,啥也不剩了。
海风公司事先就已经把好处给够了,这是徐巧曼一贯的形式作风。
陈实仰天长叹。
这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这时的陈实深深感受到娱乐圈里的灰暗。
他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感到绝望。
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陈实染上了酗酒。
公司的对面就是一家酒馆,陈实一个人坐在一张大圆桌旁,上面摆了好几瓶酒,有的已经被喝光了。
陈实一脸的酒样,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李梦琪发现后立刻把陈实搀回了公司。
她是最关心他的人。
公司里空荡荡的,只有他们两个在。
看着陈实醉醺醺的样子,李梦琪难掩伤心。
“陈实,你怎么喝这么多酒?”
陈实酒意浓重。
“公司现在成这样,都怪我。”
李梦琪为陈实倒了一杯水。
“公司不是还在吗?我知道你是因为音乐版权的事情才这样的,你可以多写一写歌曲,也可以发专辑,你一定要重新振作起来啊。”
听了李梦琪的话,陈实头顶的雾霾烟消云散。
他决定出新专辑了。
他要靠自己走出现在的困境。
就像当初一样。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实都是在公司里的录音室里写歌。
李梦琪则在一旁照顾他。
饿了,李梦琪为他准备饭,渴了,李梦琪为他准备水。
经过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创作,整个专辑的歌曲已经谱写完成。
发专辑资金不够,李梦琪得知这个情况后,把自己拍戏赚的钱拿出来帮助陈实渡过难关。
陈实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李梦琪的援助,那样感觉很丢脸。
在李梦琪的耐心劝说下,陈实才把面子放下,他对李梦琪发誓,一旦走出困境第一时间把属于李梦琪的还给她。
很快,陈实成功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
开售当天便创下了歌坛新专辑日销量的历史,以六十万张的日销直接预定年度最受欢迎专辑称号。
在这之前,最高的日销量也不过二十几万张,而陈实的数据已经翻倍了。
各大商场,广场都能听到陈实的歌声。
新闻媒体争相宣发陈实发新专辑的消息。
直播间里的粉丝们再次活跃起来。
“这张专辑的每首歌都非常好听。”
“必须顶。”
“陈实王者归来!”
“完爆徐坤的专辑。”
“火到火星了都。”
确实,陈实新专辑的质量堪称经典。
王爱民老师特意为他点赞,谭墨老师主动给他打电话表示祝贺。
一时间,陈实的新专辑火爆娱乐圈。
每一首歌都登上了音乐榜,前五名都是陈实的歌。
而徐坤的歌连前十都见不到了。
各大投资商争相恐后的和陈实公司谈合作。
广告费已经涨到了六位数。
陈实的公司重新回到了正轨,以前的员工也回到了工作岗位。
这一刻,陈实再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