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龙腾四海

意外穿越

陈远睁开眼睛的时候,入目是一片雕花的木质房梁。

他眨了眨眼,那房梁上精细的云纹雕刻清晰可见,绝不是现代工艺能做出来的。鼻尖萦绕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檀香,混合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旧气息。

"这是......哪里?"

他想要起身,却感觉浑身酸痛,仿佛被卡车碾过一般。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想起了那场车祸,刺目的远光灯,刺耳的刹车声,然后是剧烈的撞击......

"公子醒了!"

一个清脆的女声传来,紧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陈远偏过头,看到一个身着淡绿色襦裙的少女快步走来,约莫十四五岁的年纪,眉眼清秀。

"公子可算醒了,可把老爷夫人急坏了。"少女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探了探陈远的额头,"烧退了,真是万幸。"

陈远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说不出话来。少女连忙端来一碗温水,小心翼翼地喂他喝下。

温润的水流滋润了干涸的喉咙,陈远终于能发出声音:"这是......"

话未说完,又是一阵眩晕袭来。无数陌生的记忆碎片涌入脑海,他痛苦地皱起眉头。

"公子?公子您怎么了?"少女焦急的声音传来,"我这就去叫大夫!"

陈远却顾不上回答,他的脑海中正上演着一场记忆的风暴。他看到了一个少年在书房苦读,看到了一个威严的中年男子在训话,看到了一个温婉的妇人在为他整理衣冠......

这些都不是他的记忆,却又如此真实。

不知过了多久,眩晕感渐渐消退。陈远深吸一口气,终于理清了现状——他穿越了,成为了东汉末年颍川陈氏的一个旁支子弟,名叫陈子川。

"现在是......什么年份?"他哑着嗓子问道。

少女愣了一下:"回公子,是中平元年。"

中平元年!陈远——现在应该叫陈子川了——心中一震。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一年正是黄巾之乱爆发的前一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着儒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大夫打扮的老者。

"子川!"中年男子快步走到床前,眼中满是关切,"你可算醒了。"

陈子川认出了这是他的父亲陈谦,颍川陈氏的一个旁支家主。记忆中,这位父亲虽然严厉,但对他极为疼爱。

"父亲......"他轻声唤道。

陈谦握住他的手:"醒来就好,醒来就好。张大夫,快给子川看看。"

老大夫上前把脉,片刻后笑道:"令郎已无大碍,只需静养几日便可痊愈。"

送走大夫后,陈谦坐在床边,轻叹一声:"子川啊,你这一病可把为父吓坏了。前日你在书院晕倒,可知道发生了什么?"

陈子川心中一动。记忆中,他是在颍川书院读书时突然晕倒的。那里可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士族聚集地,荀彧、郭嘉等名士都曾在此求学。

"孩儿记不太清了......"他故作虚弱地说道。

陈谦点点头:"无妨,你且好好休息。对了,荀文若前日来看过你,还留下了几卷书简。"

荀文若!陈子川心中一震,这不就是荀彧的字吗?那个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顶级谋士!

"父亲,我想看看那些书简......"

陈谦皱眉:"你才刚醒,还是......"

"父亲,孩儿觉得精神好多了。"陈子川坚持道,"读书或许能让孩儿更快恢复。"

陈谦沉吟片刻,终于点头:"也罢,我让绿珠给你取来。"

待绿珠取来书简,陈子川迫不及待地展开。竹简上工整的隶书映入眼帘,内容却是让他心头一跳——这竟是一篇论述天下大势的文章!

荀彧在文中指出,如今天下动荡,民不聊生,太平道在各地传播,恐有大乱将至。建议朝廷早作准备,整顿吏治,安抚民心。

陈子川看得心惊肉跳。不愧是荀彧,竟能如此准确地预见到黄巾之乱的爆发。要知道,现在距离黄巾起义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

他仔细阅读着每一个字,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线索。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一行字上:"近日太平道于冀州活动频繁,有妖人张角者,自称大贤良师......"

张角!黄巾军的领袖!陈子川的手微微发抖。他知道,历史的车轮即将开始转动,而他,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又将在这场乱世中扮演什么角色?

---

**接下来故事可能会沿着这些方向发展**:

-**太平道活动**:张角在冀州的活动频繁,暗示黄巾之乱即将爆发

-**荀彧的远见**:荀彧对天下大势的准确判断,暗示其未来在曹操阵营的重要地位

-**颍川书院**: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人才摇篮,这里将走出许多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

希望这个开篇能满足你的要求。如果需要更多细节或调整,请随时告诉我。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