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东林
翌日,五人刚刚制定守口如瓶的保密制度,宋义家门口就来了一辆马车。
来者正是潘建英,距离书店首次见面时隔两月,他真的瘦了,因为能看见他的下巴。
小胖子已经多次拜访宋义,或许年纪还小,精力还放在读书上,也或许官二代和富二代不一定都是纨绔,如同现实版的傲慢与偏见。宋义对他也没有什么恶感,尤其是他曾经忽悠过潘建英,所以还是热情接待,并在算学方面给了指点,毕竟最难的也不超过初中数学级别,指点起来轻轻松松。包括四书五经方面,宋义不喜欢也不愿意深造,但他对于应试教育的经验丰富无比,上次过来时除了教授算学,备考方面也颇说了一番心得。
潘建英是家中嫡次子,在夏朝,袭职一般由嫡长子承袭,家里希望他读书走仕途这条路。
潘建英这次来居然附送了礼盒,还有一匹棉布,以前拜访都是意思意思,比如吃食之类,这次就有了正式拜访的味道,应该是得到了家里的首肯。
“这是为何?君子之交淡如水,何必送什么礼,拿回去,通通都拿回去。”宋义连连摆手,脸上一副不悦状。
“宋兄,家严得知兄长百忙之中给予指点,不甚感激,嘱咐小弟特来感谢,请万勿推辞。”小胖子露着脖子有点小骄傲,这两个月按照宋义的减肥方案,体重降了十几斤,把全家人都惊动了,来之前母亲特意让他带上礼物,表明了对宋义的认可。
初次来宋义家时,宋义就为小胖子量身定制了一套减肥训练方案。健身,宋义可是专业水准,前世在健身房里几十万可没有白花。
但此刻宋义却只觉得烫手,他现在已经知道,小胖子老爹居然是章州镇海卫的指挥佥事,四品卫所官员,穿越后第一次挖坑,好像有点挖的太深了。
夏朝卫所制体系,从高到低是五军都督府—都司—卫—千户所—百户所,指挥佥事是卫一级设置的武官,仅次于指挥使、指挥同知。卫相当于现在省内的军分区,其所辖官兵相当于现在的民兵、后备役、后勤保障部队。
虽然指挥佥事在夏朝大部分时间相当于军衔,与品级、待遇、资格有关,与职权无关。他可能管理本卫屯田、练兵、巡捕、军器等等事务,可能去管理一个千户所,也可能在某个营头里担任把总、操守等中低级军官。如果是锦衣卫的,可能会掌管镇抚司。他也可以只领俸禄,没有实职,因为这个官衔是可以世袭的,比如戚继光世袭的登州卫指挥佥事,小胖子老爹也是如此,但却是实职,具体负责巡捕事务。
夏朝和历史上的明朝很类似,随着卫所制度的落寞和日益崩坏,卫所官员也变得不值钱。但再不值钱,也是从四品,而且胖子老爹今年才四十岁,加上潘家的帮扶,应该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这样的大人物,宋义有点心虚,丢砖头的事情好像有点唐突,不符合低调发育原则。
好在小胖子玩性未改,径直来到院子里,没有发现宋义的心不在焉,他上次来就对宋义自制的训练项目和器械很感兴趣,比如单杠等,玩的兴高采烈,这次来自负减肥顺利,身子骨强健了不少,准备显摆显摆。
宋义也是曲意结交逢迎,院子里顿时热闹非凡。
“此物做何用?”
见小胖子指着两个石头做的棒槌状物品发问,宋义笑道,“此物名为哑铃,功效如同石锁,为打熬力气所用,但运用时更为方便,不似石锁笨拙。”
说完,两手各拎取一个哑铃,示范了哑铃的几种锻炼方法,又提示其实哑铃可以采取钢铁材质,那样哑铃尺寸能做的更小,份量却能更重,锻炼效果也会更佳。但好东西往往价值也高,比如石哑铃模样丑笨,找个石匠花几百文就能搞定,但铁质哑铃至少得几两银子,宋义现在还是初级阶段,花不起这个银子。
小胖子试验了哑铃用法,连连点头,他喜欢来宋义这玩,并不是单纯为了减肥,关键是觉得很新奇,这个结交的大哥经常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看法和物件,顾盼之间他突然又有了新的发现。
“咦,这里也有长枪,怎么这么短,你们也练这个?”小胖子一眼就看见了墙边依放的冷兵器长枪,这是宋义托铁匠刚刚制作好的,枪杆为木质,枪头呈三菱锥形,闪着雪亮的寒光。
宋义是秀才,夏朝法理上是允许拥有兵器的,当然,强弓硬弩和盔甲除外。
“是有点短,不比真正的长枪,我们也不会练,就是瞎玩。”旁边的李平实话实说。
其实,小胖子这句话一说,就表现出了军N代和草N代的区别。
比如长枪,宋义家里的长枪长度为六尺,约合2米。而夏朝军中用于长枪阵的长度最长可达一丈八尺,长度合5.3米,是真正的杀人器具。
果然,耳目渲染下,军N代和草N代的差距从小就有,长大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的差距还会越来越大。
“贤弟,你可会使枪,可否演示一二?”宋义的笑容极为温和,语气也亲热的紧。
胖胖的潘建英身姿矫健,枪出如龙!
宋义主仆面面相觑,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小胖子家学渊源,居然真有两把刷子,宋义暗中庆幸,看来上次真是侥幸,瘦子那一伙算白捡了一条命。
“好,好!”宋义赞叹不已,连连请教一些基础要领,特别是持枪,出枪,突刺,收枪四个基本战术动作。
教习良久,见小胖子气喘吁吁,宋义又让他去指点李平射箭,才一脸歉意的放他一码。
等演练教授完毕,宋义顺手又是一记马屁,他故做脑残状问道:“贤弟果然少年英雄,打十个东边蛮子不成问题,如果对上北虏,至少能打二十个。却不知道军中是否真有百人敌,千人敌,甚至万人敌?”
“大哥说笑了,小弟现在是连一个蛮子都打不过的,得等大点再说。我爸说了,东边蛮子凶狠的紧,那年......”潘建英说完抖了一下,小声说道,“这些话不要外传,我爹说过,军中十人敌尽有,但说到百人敌,唉,人力终有穷尽,都是嘿嘿嘿。”
“谨受教。”宋义发自内心感谢。
有来必须有往,宋义狠狠心第一次给了回礼,刚才他偷偷打开礼盒,里面除一套文房四宝,里面居然还塞了二十两银子,再加上那匹细棉布,这么厚的礼,不回点礼是说不过去的。上次小胖子对单杠很感兴趣,宋义也凑趣给他新做了一套,再添加家里这副石头制的哑铃,总价值高达一两银子,又给凑了两只熏兔四只熏野鸡,以宋义的身家,回礼算得上丰厚无比。
送别前,小胖子还诚挚邀请宋义去紫阳书院玩,“石斋先生现在书院讲学,我辈不可不去。”
“石斋先生?”
见宋义疑惑,潘建英解释道,石斋先生即黄道周,章州人士,历官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因为仗义执言,被贬斥为庶民,东林党人都为之扼腕叹息。
“东林党?!”
夏朝居然也有东林党,宋义呆住了,开足脑力在脑海中疯狂搜索后,才有了点朦朦胧胧的印象。
夏朝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败坏,封建压榨导致人民不断起而反抗。面对政治经济困难,1573年(万历元年),首辅张居正开始进行改革,在澄清吏治、改进税制、增辟财源、兴修水利和整顿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辅是首席内阁大学士,相当于过去的宰相。神宗十岁即位,由张居正辅政;他年长以后,对于张居正专断朝政和限制他追求声色奢侈,感到不堪忍受。1582年(万历十年)张居正薨,明神宗亲政,张居正的许多新政很快被废除了。神宗亲政时,以皇帝、宦官、王公、勋戚、权臣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势力,操纵朝政,政治黑暗,军事衰败,财政拮据,而苛征暴敛益形繁重,人民反抗事件也层出不穷。由于明朝国力渐衰,崛起于关外的满洲人也逐渐不服明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以至成为对明朝的威胁。
面临这种国事日非的形势,一些知识分子发出了关心国事、改革弊政的呼声,东林党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