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所献之计
片刻间,一张稚嫩面庞浮上心头——
宣儿。
他不由浅笑出声,随后问道:“诸位爱卿觉得仲康所献之计如何啊?”
荀彧等人听闻纷纷点头赞许。
然则一面附和,一面心中却都藏着疑虑:
若这计真是许褚提出,那么日后必得多看重几分;可如果不是……背后那位究竟是哪位高人,竟能筹措出这般卓越计谋?
“既然众卿认同,那就如此敲定,照仲康所述之策施行。”曹操当机立断。
应声过后群臣各自离开准备部署。
不久,室内唯余曹操与许褚两人对峙。
半晌,曹操仅莞尔以对,并未开口。
起初许褚尚挺胸仰头,可被曹公这么盯着看了会儿后,便渐渐低头掩饰起来。
“主公……主公……”许褚渐感窘迫,内心像擂鼓般跳个不停。
直至见对方展露笑颜,“仲康莫非有何隐情欲与本公交代?”
再也支撑不住伪装的许褚急忙点点头认下。
“禀告主公,此计非出自末将本人,实在是长孙之见。”在曹操气场压制下全盘托出,“末将才疏学浅,根本没那个智计本领。这次不过是替长孙传递言语罢了,本没想占为己有,都是长孙让我这么说的。”
把事情前因后果详尽复述完毕之后,室内又陷入了沉默。
尽管已从许褚口中得到证实,曹操仍然难掩惊讶之情。
“真的出自宣儿之手?真是那孩子的点子?”曹操追问。
许褚轻轻颔首,“主公,我那长孙平日隐居山林,跟随我练习武艺,从未与外界交往。此计确为长孙自行设计。”
稍作停顿后,他话锋一转:“不过,这并非长孙经过周密思索的结果。”忆起当时场景,许褚继续道:“我当时仅是随意提及,长孙也没多加思考便提出这石落三鸟的妙策,声称不过是顺口一言。”
听到这些,曹操惊得张大嘴巴,眼中流露出不可置信。“什么?你刚说过这不是宣儿绞尽脑汁所想?只是听了你一句话后,他便随口说出了?”
许褚再次肯定地点点头:“是啊,我也很意外。”他感叹道,冥思苦想要容易理解,但这种举重若轻、轻松提出策略的能力才令人叹服。在他心中暗自佩服:自己的长孙没经细想就能随手给出如此绝妙策略,绝非凡响,那环环相扣、精巧严密的设计让人惊叹。
刹那间,几个字浮现在曹操脑海中:天纵之才,绝对是世间难得一遇的天纵奇才!
随后曹操仰面大笑,声音豪迈而洪亮,“好!真好!我曹家必兴,定会振兴!”
曹操转头看着在侧边应声认同的许褚:“有这般的麒麟子于家中,我曹氏何兴不盛!”许褚听罢连连点头赞成。“主公所言极是,此一别将历时数月,还请主公替我长孙另寻名师以指导习武,以免这段时光荒废学业。”他感慨道,长孙这般天赋异禀的文武全才不该因缺少指点而埋没。
曹操作出肯定回应却随即摇头说道:“这一次发兵徐州,我想带宣儿亲临战场见识一番。”
“啊?”
许褚震惊,“主公要带上长孙去战区?这是主公准备和长孙明认吗?”
曹操澄清,“不是,只让他去观战罢了。此事交给你办,安顿好长孙于军中即可。”
“丕儿八岁时就跟随我踏上战场,宣儿尽管仅有六七岁年纪,但是才华却非同一般,远远超出丕儿所能及,提前历练,对他以后传承我的大业大有益处。”曹操坚定地表明决心。
得知自己孙儿或许将来会继承基业时,许褚内心暗自震动却未语出惊人。想到凭曹宣这种才能,日后接掌曹操基业实至名归亦在情理之中。
毕竟曹宣的身份摆在那里。正长子已经离世,作为长孙应当担负起更重要的使命。
最后曹操叮嘱:“你先行离开吧,出兵事不宜过急,现在有了宣儿这一计谋,暂且也无需急于起程。”
于是,许褚应答一声便退下走出正堂,径直朝着司空府门外走去,准备返回伏牛山。
就在司空府外。
牵着一头小矮马,手执酒葫芦的郭嘉一身黑袍悠闲立在门前。见到走出来的大汉许褚,笑着迎上前打招呼:“许将军留步。”
听到招呼,许褚转头发现是郭嘉前来问询忙礼貌性回礼:“原来是郭祭酒大人,不知在这恭候拙某有何贵干?”
郭嘉满脸笑容答道:“正有所闻,特意等待向将军请教一下方才那堪称鬼斧神工般计谋究竟是源于将军怎样高见呢。”
许褚听到立刻僵硬了嘴角,“是…这是我亲自谋划出来的。”他强撑面子回答。
然而郭嘉那锐利如鹰隼的眼神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后笑道,脸上笑意越发浓烈。反观许褚心里像敲鼓一般紧张忐忑,仿若被看透般无所遁形。
“郭祭酒在笑什么?这可真是我想出来的办法。”许褚连忙追加了一句。
郭嘉轻轻点头:“许将军这样说,那我就信了。”
话音刚落,郭嘉便向许褚告辞。然而转身背对许褚后,郭嘉的嘴角悄然浮现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
“许褚背后定有人给他出谋划策,这到底是谁呢?”郭嘉低声自语了一句。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身后突然传来了一阵呼唤。
“郭祭酒请留步,主公请您过去议事。”
站在曹操府邸门前的郭嘉略作思量,旋即转身迈入府邸。
此时曹操已经从正厅步入书房,低头仔细翻阅着案头的竹简。
“奉孝到了,坐下吧。”曹操依旧低着头说道。
郭嘉也不客气,挑了个靠近窗户的位置,径自坐了下来。
坐定之后,郭嘉也未问曹操叫他来的缘由,而是先伸手拔开酒葫芦喝了一口美酒。
美酒入口,郭嘉脸上的惬意尽显无疑。
在曹操帐下的众多文臣武将之中,郭嘉堪称最不拘小节的一位。
或许正因如此,他的思维模式才如此天马行空,不受束缚。
“奉孝啊。”曹操说着话,从桌案底下拿出一堆白色绢布。
那绢布上书写的字迹狂放,充满了不受羁绊的独特韵味。
“这是本月的欠条汇总,涉及酒楼与青楼,总计花费五千钱。”曹操轻声念道。
一听此言,郭嘉饮酒的动作瞬间僵住,窘迫之色顿时爬上脸颊。
“主公直接从我的俸禄里扣即可。”郭嘉有些难为情地说道。
曹操微微抬头看着郭嘉,带着一丝微笑:“奉孝你的月俸为三千五百钱,另有四十斛谷物,这般累计几个月下来,就算把下一年的俸禄叠加上去,也恐怕不够还清呢。”
郭嘉愣了一瞬:“有这么多吗?”
曹操哈哈一笑:“恐怕还不止这点数呢,你每个月的花费差不多得过万钱啊。”
像郭嘉这般才子,纵情享受人生再正常不过。
每日沉醉于酒色欢愉之间,在外游荡是常有的事。
这也是为何当年丁夫人在伏牛山说过不能让郭嘉教导曹宣的原因,生怕曹宣被带坏了。
但曹操却不这么看,他认为郭嘉才是最契合教导曹宣的人选。
荀彧虽以王者之佐自称,毕竟只是辅政之材。
荀攸老成持重,精通全局却过分圆滑。
程昱为人刻板教条,不懂灵活变通,不通世故。
至于钟氏及其他颍川豪族之人,他们现在仍存有二心。
天下尚未平定时,这些人永远不会全心押注于一方势力。
因此,曹操心中认定,教导曹宣的最佳人选唯有郭嘉一人堪用。
如果戏志才还健在的话,那或许更理想些。
可惜英才早逝,戏志才去年便已故去,这令曹操深感悲恸。
“奉孝啊,上述这些开销都还未算上你家里的花销呢。”曹操再度给郭嘉补了一刀。
郭嘉苦笑着,深知如果没有曹操每月的额外赏赐,他连养家糊口都困难。
“奉孝,这笔钱你打算如何偿还呢?”曹操抬眼看向郭嘉问道。
郭嘉干脆两手一摊,差一点就明说我还不起,您随便处置吧。
“主公,要不让臣把身上的值钱东西都交给您。”郭嘉耸耸肩表示无奈。
曹操含笑道:“眼下倒有一个极好的机会供你利用。”
“既能让你多挣点钱,还能免费畅饮美酒。”
“那种美酒简直如同琼浆玉液一般,连仲康喝了都连连称赞,最近你没发现他都不去酒楼了吗?”曹操补充说道。
曹操话音刚起,郭嘉还是一知半解。
可当皱眉细想后,顿时发觉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啊。
许褚此人极爱饮酒,每日必备,常与郭嘉于酒楼相逢。然而近几个月,郭嘉却从未在酒楼见许褚现身。刚才经过许褚身旁时,郭嘉察觉到一股淡雅的果酒香气。
再结合许褚之前提及的一石三鸟之计,郭嘉忽感二者可能有所关联。
“奉孝,可有眉目?”曹操问向郭嘉。
郭嘉目光一转,“可是好酒?”
曹操闻言笑答:“许都独此一家,堪称佳酿。”
“那需嘉做何事?”郭嘉继续问道。
“为一孩童做先生。”曹操回答。
啊?
郭嘉怔住,未曾料到竟会收到这样的要求。他自认毫无为人师表之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