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察觉
“朕出宫真的不会被察觉吗?”
“陛下无需忧虑,老奴自会替您掩护,太后绝不会得知您出了宫!”
此刻曹正淳的姿态让朱翊钧心头浮现一丝感想,怪不得历朝历代皇帝都偏爱宦官,像曹正淳这般能做事又懂得投其所好的宦官,哪一个皇帝会拒绝呢?
随即,朱翊钧换上了普通的衣衫,便乔装离宫。
曹正淳紧随天子左右,始终相陪。
出宫后,他打算依循计划带天子前往西溪园——那是京城中颇为热闹的所在,园内饲养着诸多稀有动物,比如大象、豹子、狮子与老虎等。
“陛下,咱们现在就去西溪园吧。
老奴已在旁边准备了一座阁楼,楼中更有众多佳丽歌姬。”
然而,曹正淳话未说完,天子朱翊钧便问道:“俞大猷现今住在哪里?”
这一问顿时令曹正淳愣住,不知该如何作答。
此次出宫本是为了让陛下享乐,为何却提及俞大猷?
“陛下,俞大猷被贬归家闲置。”
“那你陪朕去看望一下俞大猷!”
瞬间,曹正淳感到莫名震惊。
原以为这次是带陛下游乐,可陛下似乎无心嬉戏。
他立刻停止杂念,决心随陛下吩咐。
陛下金口玉言便是圣旨。
他仍需倚靠陛下,坚信日后定能东山再起,再次成为陛下身边的重要人物。
为助力陛下掌权,这是自己目前唯一要完成的使命!
……
与此同时,在宫内冯保离开御书房时越想心中越觉得发慌,尤其是想起天子提及俞大畴之事更令其不寒而栗,仿佛陛下胸有成竹一般。
这应是个误解!对,是误觉!陛下才十岁,还稚气未脱!
他擦了擦额头冷汗,随后向储秀宫报告太后。
目前后宫存在两位太后,一位是皇后所转之皇太后,住在慈庆宫,一位为生母李氏转之太后,则居于慈宁宫。
因朱翊钧继位,其生母李贵妃得以升格为太后,姐妹二人共同打理后宫事务,且关系甚是融洽。
当冯保走入慈宁宫时,两位太后正交谈愉悦。
“拜见二位太后……”
“免礼平身!”
“是。”
此时,李太后道:“我家钧儿是否喝了莲子粥?此乃哀家特意熬煮了整整三小时之久。”
冯保犹豫片刻欲言又止。
陈太后皱起眉头:“何事速讲,莫拖沓。”
冯保答曰:“启奏太后,陛下一口未动……好像心中忧虑重重。”
皇太后听后反驳:“小皇帝年方十岁能有何烦愁?你莫要妄加揣测挑拨!”
冯保立刻跪伏认错:“臣知罪,不该胡言乱语!”
李太后听了姐姐陈太后的训诫不再追问。
她虽为生母但后宫主导毕竟是姐姐陈太后,自己仅因儿登帝位才得尊称。
“下去吧!”
“遵命!”
冯保退下之后,皇太后转身对妹妹道:“莫轻信手下添油加醋。
钧儿不想喝莲子粥或许是厌烦而已,怎能说是心事重重?要信他才是。”
陈太后身体素来单薄,却对小皇帝朱翊钧有着深深的喜爱。
她习惯于午后稍作歇息,可每当朱翊钧兴致勃勃地跑来寻她,哪怕正在安睡,她也会立刻清醒过来,满脸喜悦地与孙子相伴。
每当听见孩童脚步声临近,她都会流露出期待的笑容。
李太后偶尔想训诫朱翊钧,让他别打扰皇太后的休息,但陈太后总是笑着摇摇头,不仅不恼,反而陪他嬉戏玩耍。
尽管贵为国母,陈太后依旧是一位年仅二十六岁的年轻女子,容貌秀丽绝伦。
与此同时,小皇帝的生母李太后也仅仅只有二十七岁。
在后宫事务中,陈太后向来保持疏离,不愿过多干涉皇帝和李太后的相处。
然而今日,她却有几句话非说不可。
“我听闻前些日子你让张白圭进宫斥责朱翊钧,还命冯保暗中监视他的行踪。
此事属实吗?”
面对陈太后的询问,李太后神色微变,忙站起身解释道:“姐姐有所不知,这都是为了孩子着想!”
陈太后轻轻点头,“我知道你出于好意,可朱翊钧现在已经是一国之君,不是昔日那位东宫太子了。
派个宦官时刻盯着他的举动,岂非让万岁爷威严扫地?即便他尚且年幼,未曾亲自临朝理政,但他仍是大明朝至高无上的帝王!”
稍作停顿,她的语气转为坚定,“至于张白圭教导治国理念,本非我要过问之事。
只不过我们姐妹之间有些话必须说清楚:若是今后再见到冯保继续监视朱翊钧的行为,可莫要怪我不念往日情谊。”
提到前几天的一件事时,陈太后的目光变得凌厉起来:“那时听说他在某处娱乐游玩,那又如何?冯保匆匆跑来禀告您便跑去训导他‘玩物丧志’,罚跪整宿……钧儿一贯乖巧懂事,既敬重您,亦尊重张先生。
但即便是如此,你们也该晓得适可而止才是正理。”
最后,她严肃地补充了一句:“这乃是最后一次警告。
以后如果还有谁胆敢苛责、惩戒钧儿——不管是区区内侍还是内阁次辅,只要让我察觉半分,定不轻饶!”
说完这话,陈太后冷下脸来离开了慈宁宫。
陈潇儿身为明穆宗朱载垕的继配皇后,其人生经历颇多坎坷波折。
早先穆宗原配太子妃李氏因病辞世之后,才从民间重新挑选了她成为裕王正室。
出身通州之家的她,虽父亲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副千户陈景行,但在当时的婚约制度之下也算是门当户对。
初进王府之时,陈皇后身染风寒显得苍白柔弱,加之面容憔悴难获夫婿欣赏青睐。
更惨的是自嫁入皇家,丈夫从未踏入其居所一步,并直接将其移居偏殿以示冷落。
整个后宫之中佳丽众多达上百位,然穆宗一生从未接近过自己的这个嫡妻。
于是,直至此时此刻陈皇后的清白之身得以完好保留了下来。
世间稀奇之事莫过于此:贵为六宫之主竟连一次正式夫妻礼数都没有履行。
三宫六院众多妃嫔多半终生未遇皇帝真颜,却注定老死宫墙之内。
幸而在明穆宗短暂的十几年统治期间并无专宠现象,从而保证了作为正室皇后的尊崇身份毫发无损。
等到后来神宗朱翊钧继位成为储君之后,陈皇后对于这一未来的继承人表现出了极为友好的态度。
彼时的小皇子尚未谙熟深宫权力游戏规则,每每前来向名义上称之为嫡母之人问候并一起打发时间都毫无拘束,尽显天伦欢乐场面。
朱翊钧年幼为太子时,每日清晨在拜见奉先殿、穆宗及生母后,必前往陈皇后的宫殿请安。
短暂的交流与玩耍成为他一天中的常态。
陈皇后虽无子嗣,对这个年幼的小太子极为怜爱。
每每听闻殿外的脚步声,便含笑以待,并准备各种瓜果,与朱翊钧共度欢乐时光。
长此以往,不论严寒酷暑,这样的日常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
彼时陈皇后正值青春二十一岁,充满少女的浪漫与活力,性格温婉如林黛玉般柔和可亲,对待朱翊钧极其友善照顾周到。
朱翊钧即位后,二人关系依然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