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老将上阵
他心下认为,张居正虽年轻,尽管身为太子太保仍经验不足,诸多事宜尚需老将上阵。
高拱未察觉事态危峻,只觉少年天子怎可能治理朝政?归根结底还是得靠这些朝廷老臣。
……
乾清宫内,此刻唯有朱翊钧翻阅东厂密折之声。
当李太后与张居正等人满心不安之时,乾清宫外忽然传来通禀声:
“皇太后到!”
随后,凤辇停稳,只见陈潇儿款步入殿,后随慈庆宫众人。
“母后,何来?”
陈太后见子起身迎接,轻盈如仙,暗带花香而来。
原来,她早有担忧:若宫中之人趁年幼皇帝欺凌,必须得前来看护。
一个时辰前她就到乾清宫外围,闻听里面动静,得知皇帝竟将李太后与张居正、冯保等冷落在殿外石阶上晾晒多时,并未失礼。
她见无妨后,便又退至慈庆宫歇息。
然而不久太监匆忙来报,“皇太后,大事不妙!陛下盛怒,已罢撤慈宁宫全部宦官宫女,并下令将冯保凌迟处死!若您不来,怕会牵扯到废黜西宫太后了!”
听到宦官所言,陈潇儿立刻启驾赶往乾清宫——
东宫陈太后被尊为当今皇太后,而西宫太后李彩儿,则乃当今皇帝生母。
要是儿子钧儿真废掉自己的生母西宫太后,朝野必生非议,毕竟生母李彩儿无论如何也是皇上的母亲呀!
再者说,先罢免慈宁宫太监、驱逐宫女,下一步大概就要着手废掉西宫太后了……
在乾清宫之中,李彩儿目睹皇太后降临,恍若抓住了救命稻草。
“姐姐,求您劝劝钧儿吧!今日钧儿大发雷霆,妹妹从未见过他如此震怒……”
李太后之言属实,往昔朱翊钧对她向来百依百顺,不曾有所违逆。
甚至于朱翊钧登上帝位后,李太后仍视他为昔日那名听从教诲的少年。
她始终未能调整自己的角色认知。
在朱翊钧继位前,她可以随心训诫,因她是母妃;然而一旦朱翊钧称帝,他的身份早已截然不同。
不久之前,李太后亲身体验到了皇权无上的威严。
当大内侍卫踏入乾清宫,把冯保持押在殿上之时,她顿感惊惶。
此刻,她再注视朱翊钧,眼中流露出对皇权的惧意。
皇太后冷睨李彩儿一眼,道:“妹妹怎这般糊涂!哀家其实早便到了。
哀家见到钧儿把你们搁在乾清宫门外不理不睬,倒是觉得解气得很。
你们也未曾教训过钧儿,若真敢责备钧儿,哀家同样不容你们!”
“你们视钧儿为何许人?”
皇太后转向张居正言道:“你虽身为太子太保不伪,却也要明白自身的地位。
作为臣子的你还欲压榨到皇帝头上了吗?”
听及皇太后此话,张居正面色惨白而躬身回答:“回禀皇太后,小臣不敢有此想法。”
皇太后牵起朱翊钧的手,助其稳坐龙椅。
此刻的她完全无视跪在殿中受缚的冯保,君王之语,如同法律铁则,既出既成,何以更改?
陈潇儿对于冯保之罪并无怜悯,昨日她已然告诫过冯保相关事宜。
孰料短短时间,对方竟将所有警告置于脑后,致使今日这般滔天大祸,实属自作自受。
“过来,让我看看这孩子被气成何种模样?”
陈潇儿轻柔捧起朱翊钧的脸,“你瞧瞧,把我儿气得面青面赤,罢了,时已至晌午,为娘去厨间为你做点好吃食。”
说罢这些话语,陈潇儿转首面向李太后严肃斥责,“你睁开眼睛瞧瞧清楚,现是谁坐在这个位置上,又非你亦或朝臣能取代。
试问,若是他人处于其位,你还能这般逍遥自在?”
教训过后,陈潇儿挽着朱翊钧的手继续说道,“走吧,咱们用膳去......”
朱翊钧略显抱歉,“母后,儿子刚刚召见了内阁首辅,尚有许多政事待决,否则国家动荡,朝廷不稳....”
听到这话,皇太后开怀地笑了笑说,“甚好甚好。
你尽管做好皇帝该做的,待你处理完国政事务之后,就到慈庆宫来,我等着呢。
不过啊钧儿,母后要给你提个醒。
乾清宫本是先帝议事之地,下回莫让母妃再涉足这里。
日后若有妃嫔入选,乾清宫更当禁地。”
紧接着她还补充了一句,“从来后宫皆不得干预政治。”
随即转身吩咐左右,“来人,护送我们出去吧。”
于是,在李太后的陪伴之下离开了乾清宫……
然而五花大绑、跪地哀求饶命的冯保声嘶力竭呼喊着,“皇太后救命!求皇太后救命啊!”
即便如此,两位太后乘坐銮驾离场之后,对此呼声充耳不闻,全然不顾冯保死活。
离开乾清宫后,陈潇儿语气严厉地说道:“本来我也不想来的,但你是钧儿的母妃,我不能让钧儿背负不孝之名。
我已经劝过你了,以后别动不动就教训钧儿。”
“钧儿现在已经成了皇帝,手握大权之后,他早就不再是过去那个钧儿了。
历史上有多少皇帝还能记住亲情?自古以来,坐上皇位的君主往往都冷酷无情。
这并不是钧儿本性凉薄,而是他不得不承担身为皇帝的责任……也不知你是否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太后内心早已满是懊悔,要是她早知道钧儿会如此运用皇权,就算死也不会允许冯保将张居正召入宫中……
若不是冯保找来张居正,也不会彻底激怒皇帝。
面对皇太后的指责,李太后只能不断点头表示赞同。
“好了,去我那里做些吃食吧,钧儿最爱你做的鱼了。
等他忙完朝政,让他过来吃饭,钧儿并非无情之人……”
直到这时,李太后依然觉得脊背发凉。
在乾清宫内,她曾多次看到雨化田眼中的杀意,深知一旦钧儿心狠手辣起来,为了巩固皇权,真的可能会对他的生母不利。
而雨化田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下杀手!
真正可怕的是,并不是一个人残忍,而是这个人掌握了他人生死的权力!
***
当皇太后离去后,原本一脸笑意的朱翊钧顿时收起了笑容,乾清宫内的气氛瞬间转为冰冷。
此刻,他在等待着内阁首辅的到来。
高拱作为明朝文官集团的核心代表,不仅身为内阁首辅,更统领着众多依附者。
朱翊钧想亲眼见识一下大明朝廷中这群文官势力究竟有多强大。
他还要查问清楚为什么俞大猷这样一个忠臣屡次遭受贬谪和罢免——七次被贬职,四次被迫离职,甚至还有一次关进监狱!
有一次,俞大猷立下卓越战功,却因为未巴结内阁首辅严嵩,仅得到区区五十两赏银,连他的副将都被接连升迁,只有俞大猷始终沉浮于仕途泥沼!
因此,朱翊钧决心亲自质问高拱:“阁老到底是如何做出这些决定的?你这个内阁首辅究竟称不称职?是否能担得起职责?”
此时一名内廷侍卫进入乾清宫禀报:“启禀陛下,内阁首辅高拱已在乾清宫外候旨!”
“宣他进来!”
乾清宫门外。
高拱正等着传召时,隐约感到情况不对劲。
如今乾清宫内的护卫全都带着逼人的杀气,目光中的威严也与以往完全不同……
这种感觉是在一个月前绝不会出现的。
可他哪里知道,现在的乾清宫侍卫已经换成了完全效忠朱翊钧的朱雀卫。
这些士兵各个武艺高强,绝对忠心,都是天子最可靠的亲信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