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锦衣卫镇抚使,我在刷正义值

第9章 内阁同意

谁知他转眼间便将所有财物兑换为粮食布匹,分发给外城北区那些贫穷百姓。

我大明若是能多几位像李卿这般忧国忧民的好官员,复兴何愁难以实现?”

“恭贺陛下,祝贺陛下……”

听完朱厚照的话语,谷大用等人纷纷跪下高声呼喊。

“代朕传旨,擢升李卿担任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并执掌锦衣卫南北镇抚司。”

朱厚照沉思了一会儿后以低沉却坚定的声音宣布:“特赐斗牛服三套,以及极品绣春刀一把。”

锦衣卫作为天子近卫,职位提拔无需内阁同意。

即便直接让李寂成为锦衣卫指挥使,朱厚照也有此权限。

不过考虑到李寂才任职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一个月,功劳尚且不足,贸然晋升到指挥使之位可能招致非议,故先将其调任至锦衣卫都指挥佥事一职以作为过渡,这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更何况,尽管李寂未直达锦衣卫指挥使之职,但他所负责的锦衣卫南北镇抚司两大重要部门的掌控权已握在手中,实际权力早已超越寻常指挥使。

而锦衣卫指挥同知乃至指挥使则被其彻底架空,几乎毫无实权可言。

听到这道圣谕时,刘瑾等人一时愕然不已。

让他们意外的是,虽然提升李寂为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并掌管南北镇抚司并非不可想象——迟早他会成为锦衣卫指挥使;然而斗牛服的赏赐竟然是三套之多,这让众人难以接受。

要知道斗牛服通常仅授予三品以上的高官,而极品绣春刀更是名副其实的宝刃。

即便是普通的锦衣卫使用的绣春刀,也是军器局精制而成,远胜军队中的兵器。

至于极品绣春刀,则融入了陨铁等诸多珍贵材料,历时久长方才炼制完成。

江湖中这类宝刀无不大热争夺。

这种宝物一直深藏于皇室内府之中鲜有赏人记录,即便是历任锦衣卫指挥使也未曾获得。

刘瑾小心翼翼地道:“陛下,御赐锦衣卫官服,向来只有一套而已,并没有一下子赏赐三套的先例。”

谷大用等人心领神会地表示赞同。

御赐服饰本就象征着地位尊荣与浩荡皇恩,从未有文武百官一次性得到三套的情况发生。

“朕还需要你提醒这个?”

朱厚照白了一眼刘瑾:“朕赏赐李卿三套斗牛服,乃是让他替换着穿着,以免损毁过快。”

“奴婢明白,遵旨!老奴立刻前往李府宣告圣意。”

刘瑾赶紧回应道。

他已心知肚明,朱厚照无论如何都会将旨意赐予李寂,那倒不如由他亲自送去,也好借此拉近关系。

“……”

谷大用等人心底早已对刘瑾满是愤恨。

刚才他们也都想争着去宣旨,好能见上李寂一面,并顺势示个好。

谁料这老家伙又抢先一步!

没过多久,一名内侍便把拟好的圣旨交给了朱厚照。

朱厚照反复看了一阵,继而拿起御案上的玉玺盖下,将卷起的圣旨交给刘瑾,淡言道:“你去吧。”

“老奴遵命。”

听到此言,刘瑾随手擦去眼角挂着的泪涕,兴高采烈地应声道。

朱厚照瞧见刘瑾的模样,忍不住摇了摇头,默不作声。

刘瑾站起身,正要离去,却听朱厚照突然开口:“且慢,一会儿你务必提醒一下李卿。

既然米面油粮都已送往外城北区贫困百姓家中,那就罢了。

但今后,该入李卿囊中的好处、银两,可一丝都不能少。

即便那些本不该拿的钱,也允许他去取,还要做到心安理得。

在整个大明朝范围内,他是唯一的一个特例,凭借朕之皇权亲许,容他公然纳贿!”

“……”

刘瑾等人闻听此话,心中满是疑惑,只以为陛下是否突失心智,才会讲出如此话语。

这般荒唐的话语,岂是作为皇帝能说得出口的?

随即,他们心中又陡然涌起阵阵酸意。

他们这些从幼年起就陪伴、伺候着朱厚照成长之人,都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特权。

李寂竟然拥有如此恩遇,苍天未免太过不公平。

然而,这种情绪也只是转瞬即逝。

他们想到李寂居然能够轻易将陛下赐予的五万两白银,尽数换作民生物资赠与贫民百姓,深知其乃不爱财帛之人,真可谓国之栋梁。

对于这样的李寂,他们只会仰慕而非嫉妒。

“去吧。”

朱厚照挥手示意刘瑾动身。

“是,老奴领命。”

刘瑾恭敬回应。

“且慢……”

此刻,谷大用举手欲言,“陛下,老奴认为还得嘱咐一下李镇抚使。”

他显然觉得方才被刘瑾抢占风头,毫无存在感可言,因此急于争取表现机会。

闻谷大用此言,朱厚照不禁露出几分好奇之情:“谷大伴,你还需提醒李卿什么?”

刘瑾目光亦投向谷大用,心中对他的想法自是心知肚明。

毕竟他们是整日围绕在朱厚照身边的人,任何细小念头皆能洞若观火。

“必须警告李镇抚使,要防有人到贫困百姓家抢掠!”

谷大用一脸严肃地说道,“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绝不可掉以轻心。”

朱厚照面色骤冷,语气转为沉郁:“谷大伴说得不错,这种事确实极有可能发生。

倘若如此,李卿一番好意反倒酿成灾祸。

大伴记得带上这话。

让北镇抚司派出缇骑严加监管,凡有敢伸手者,立刻斩手!”

“是,老奴记下了。”

刘瑾恭敬答复。

这次刘瑾没有离开,他仍旧站在那里注视着朱厚照,想看看诸如张永之类的人会不会凑这个热闹。

朱厚照向刘瑾挥了挥手。

刘瑾随即对朱厚照行了一礼,转身退出了乾清宫。

从他的神色间便能瞧出,他心里明白不会再有人站出来发表意见了。

大约过了顿饭工夫。

李府中。

在一群锦衣卫的陪同下,刘瑾抵达了李府门外。

“参见公公。”

看到刘瑾,门口驻守的两名锦衣卫校尉连忙施礼。

虽然不认识刘瑾是谁,但单看他身上的装扮就能推测到此人在宫中身份尊贵。

这些校尉可不是普通人,眼力极好。

“不必客气,前去通报吧,就说陛下旨意到了,请李镇抚使出来迎接。”

刘瑾平静地说道。

两位校尉脸色顿时变得认真起来。

其中一位校尉急忙回应道:“请公公稍候,小的这就去通传。”

随即迈步快走进门去了。

过不多时。

一道矫健身影从门内快速现身,此人正是穿着锦衣卫飞鱼服、身份为镇抚使的李寂。

“原来是刘公公。”

李寂见到刘瑾,上前拱手一揖。

他曾在李家老宅见过刘瑾,自然不会陌生。

“李镇抚使,你终于来了。”

“本公公乃奉陛下之命而来传旨。”

刘瑾脸上带着笑容开口说道。

一听是传旨,李寂面色瞬间郑重起来,似乎就要跪拜。

“哎呀,不必了,不必了。

李镇抚使莫要如此客气。”

刘瑾连忙制止了他的动作。

于是李寂顺势站稳身形。

他原本也没打算真的跪下来,不过走个形式罢了。

“这里无外人,不用如此繁琐。”

“以后李兄就是李都指挥佥事了,我也该称呼新头衔才是。”

刘瑾手中捧着圣旨递过去,面含微笑道。

“都指挥佥事?”

李寂当然清楚,根据锦衣卫品级划分,只有正三品的指挥使一位、从三品的指挥同知二位和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二位排在他这位从四品镇抚使之上。

至于两名指挥佥事,则分为都指挥佥事与卫指挥佥事,他们作为指挥使的助手分管各项重要事务。

这是陛下将他从从四品镇抚使提至正四品都指挥佥事?

心中疑惑的同时,他还是接过刘瑾的圣旨展开一看。

只见上面写着不仅升他为正四品的都指挥佥事,还负责南北镇抚司的一切事务。

显然这是让李寂实际上统领整个锦衣卫之意。

虽然名义上还存在两位指挥同知以及一名指挥使,可这些人现在形同虚设,已无法再干预任何锦衣卫内部事务。

同时李寂还发现附带三件斗牛服以及一把极品绣春刀。

“李都指挥佥事,是否疑惑?为何陛下突然对你如此恩宠?赐予官阶提升并赠三套斗牛服以及一柄极品绣春刀。”

刘瑾满面春风地望向李寂,道:“这都是因为陛下已经得知,李都指挥佥事将五万两白银尽数换作了米面粮油之类的生活物资,全都送到了外城北区的贫困百姓手里。”

“消息传到陛下耳中,陛下心中感慨万千,这才临时决定将你晋升为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还特意赐下了三套斗牛服与一把极品绣春刀。”

“陛下知道了?”

李寂听罢刘瑾的话语,愣了片刻。

他这些日子一直未曾踏出李府半步,完全不知晓,当初北镇抚司送出那些米面时,整个京城早已上下传遍。

“恐怕现今整个京城里,没有谁不晓得这件事。”

刘瑾带着钦佩的目光看向李寂,言辞恳切地道:“全京城之中,唯有李都指挥佥事才能让我由衷敬仰!你才是实打实的好人、好官!”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