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纪

权力的斗争

洪武二十九年的春天,南京城内百花盛开,暖风拂面,然而朝堂之上却暗流涌动,寒意逼人。朱永辉北征大捷的消息传遍朝野,百姓欢呼雀跃,但朝中一些人的脸色却愈发阴沉。

六王朱隆坐在王府的书房中,手中握着一杯温热的茶,目光阴鸷地盯着桌上的密信。信上是他的心腹从北地传来的消息:“秦王朱永辉北征大捷,阿鲁台被擒,北元势力大损。”

“朱永辉……你倒是风光得很。”朱隆冷笑一声,手指捏紧了茶杯,指节发白。

“王爷,此事不可小觑。”一旁的心腹低声提醒,“秦王如今威望日盛,若再不加以遏制,恐怕……”

“恐怕什么?”朱隆猛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不过是个毛头小子,也配与我争?”

心腹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

**朝堂交锋**

次日早朝,朱元璋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扫过殿内的群臣,最后停在朱永辉身上。

“永辉,此次北征大捷,你功不可没。朕决定,加封你为‘镇北大将军’,统领北地军务。”朱元璋的声音洪亮,回荡在大殿中。

朱永辉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儿臣谢父皇隆恩,定当竭尽全力,保我大明边疆安宁。”

群臣纷纷附和,称赞秦王年少有为,国之栋梁。

然而,六王朱隆却站在一旁,脸色阴沉。他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有一事启奏。”

“讲。”朱元璋淡淡说道。

“秦王殿下虽立下大功,但北地军务事关重大,需谨慎处置。儿臣以为,应派一位老成持重之人辅佐秦王,以免年轻气盛,误了大事。”朱隆语气恭敬,却字字带刺。

朱永辉闻言,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六哥所言极是。儿臣年轻,确实需要前辈指点。不过,北地局势复杂,若非熟悉之人,恐难胜任。”

朱元璋点了点头,“永辉所言有理。此事容后再议。”

---

**暗中的较量**

退朝后,朱永辉与伯颜并肩走出大殿。

“王爷,六王今日之言,显然是想在北地安插人手,削弱您的权力。”伯颜低声说道。

朱永辉冷笑一声,“六哥的心思,我岂会不知?不过,他越是如此,越显得心虚。”

“王爷打算如何应对?”伯颜问道。

朱永辉目光深邃,“北地的军务,我已掌握大半。六王若想插手,没那么容易。不过,朝中的斗争,还需小心应对。”

与此同时,六王府内,朱隆正与几名心腹密议。

“朱永辉如今风头正盛,若不及时打压,恐怕日后更难对付。”一名心腹低声说道。

朱隆冷笑一声,“他以为北征大捷就能稳坐钓鱼台?未免太天真了。”

“王爷有何打算?”另一名心腹问道。

朱隆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令下去,启动第二步计划。我要让他在朝中寸步难行。”

---

**阴谋浮现**

数日后,朝中突然传出流言,称朱永辉在北地私自招兵买马,意图不轨。流言愈演愈烈,甚至有人上书弹劾朱永辉。

“王爷,此事恐怕是六王在背后操纵。”伯颜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怒。

朱永辉坐在书房中,手中握着一封弹劾奏折,目光冷峻,“六哥的手段,倒是越来越下作了。”

“王爷,我们该如何应对?”伯颜问道。

朱永辉沉思片刻,忽然笑道:“既然他想玩,那我们就陪他玩到底。”

---

**锦衣卫查案**

朱元璋得知流言后,心中疑虑重重,遂命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彻查此事。蒋瓛是朱元璋的心腹,为人精明干练,深得信任。

夜深人静时,蒋瓛带着几名锦衣卫精锐,悄悄潜入六王府。他们身着夜行衣,行动如鬼魅,避开了府中的巡逻侍卫。

“指挥使,六王的书房就在前面。”一名锦衣卫低声说道。

蒋瓛点了点头,“小心行事,务必找到证据。”

几人潜入书房,开始仔细搜查。蒋瓛翻开书桌上的信件,忽然发现一封密信,上面赫然写着六王与北元大将阿鲁台的勾结内容。

“果然如此。”蒋瓛冷笑一声,将密信收入怀中。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有人来了!”一名锦衣卫低声提醒。

蒋瓛迅速打了个手势,几人迅速隐蔽。书房门被推开,六王朱隆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名心腹。

“王爷,此事若被陛下知晓,恐怕……”心腹低声说道。

朱隆冷笑一声,“怕什么?朱永辉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能奈我何?”

蒋瓛躲在暗处,心中冷笑,“六王,你的末日到了。”

---

**反击**

次日早朝,朱元璋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扫过殿内的群臣,最后停在朱永辉身上。

“永辉,近日朝中有不少关于你的流言,你可有何解释?”朱元璋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威压。

朱永辉上前一步,躬身行礼,“父皇,儿臣正有一事启奏。”

“讲。”

“儿臣在北地时,发现六王与北元余孽暗中勾结,意图谋反。”朱永辉的声音清晰有力,回荡在大殿中。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六王朱隆脸色骤变,厉声喝道:“朱永辉,你血口喷人!”

朱永辉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六哥,这是你与北元大将阿鲁台的密信,上面还有你的亲笔签名,你可敢否认?”

朱元璋接过密信,仔细查看,脸色逐渐阴沉。

“朱隆,你还有何话说?”朱元璋的声音冷如寒冰。

朱隆跪倒在地,额头渗出冷汗,“父皇,儿臣冤枉!这定是朱永辉伪造的!”

朱永辉淡淡道:“六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与北元勾结之事,证据确凿,岂容抵赖?”

---

**尾声**

朱元璋震怒,下令将朱隆软禁于府中,彻查此事。朝中的风向瞬间转变,原本支持六王的大臣纷纷倒戈,转而支持朱永辉。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