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粒子风云

食艺革新,油香初绽 秦怀玉、

秦怀玉、尉迟宝琳和李德謇在悦来楼商议完应对朝堂乱象的大计后,各自回到家中。秦怀玉躺在床上,脑海中思绪万千,既想着如何解决朝廷的内忧外患,又回想起狩猎和宴饮时的种种细节。他意识到,大唐百姓的生活方方面面都亟待改善,这其中,饮食便是一个重要方面。

在繁华而又古朴的唐朝,烹饪艺术尚未绽放其全部的绚烂,水煮之法犹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牢牢占据着餐桌上的主导地位。这样的烹饪方式,固然保留了食材的原始风味,却也无形中为食物的口味设下了界限,难以满足人们对美食无尽的好奇与向往。

秦怀玉,一位心怀壮志的青年,他的灵魂中却藏着来自未来的智慧之光。他深知,在那被历史风尘轻抚的岁月里,油脂的缺席,不仅是味蕾上的一大遗憾,更是饮食中能量与风味平衡的一大缺失。油脂,这味神奇的媒介,能在烈火与食材间编织出令人陶醉的化学反应,不仅能让食物的味道跃然舌尖,更能为人们的日常注入不可或缺的能量之源。

于是,在秦怀玉的心中,一颗创新的种子悄然萌芽——他要亲手研发榨油工具,以现代人的智慧,为大唐的饮食文化注入一股前所未有的活力。这不仅仅是对美食的探索,更是对那个时代生活方式的一次温柔革新,他梦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唐的每一桌佳肴都能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让人们的餐桌因油脂的加入而更加丰富多彩。

如此念头,如同春日里初绽的花朵,既带着对未知的好奇,也饱含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秦怀玉踏上了这条前人未至的探索之路,誓要以一己之力,改写大唐的饮食风貌,让历史的长河中,因他的尝试而泛起一圈圈独特的涟漪。

第二日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秦怀玉便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轻手轻脚地起了身,开始了他的筹划。他身着一袭素雅的锦袍,步伐坚定,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探索的渴望。长安城,这座古老而繁华的都市,在晨曦的沐浴下更显庄重与神秘。秦怀玉深知,在这座城里,隐藏着无数能工巧匠,他们手中的技艺,如同古城的历史一般深厚。

他穿梭于狭窄的巷弄间,耳边是早市上贩夫走卒的吆喝声,鼻尖萦绕着各式小吃的香气,但这些热闹与喧嚣都无法分散他的注意力。经过一番细致的打听与询问,秦怀玉终于在一处幽静的小巷深处,找到了几位在长安城享有盛誉的木匠。这些木匠的工作坊被古木环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香,仿佛每一寸空间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秦怀玉踏入其中,目光扫过那些错落有致的木工器具,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意。他缓缓开口,将自己心中构思已久的榨油工具的模样与功能,一五一十地向木匠们描绘开来。他的描述生动而具体,从工具的整体结构到每一个细节设计,无不透露出他对这项发明的热情与执着。

然而,当木匠们听完他的叙述后,原本期待的眼神逐渐变得凝重起来。屋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终于,一位年长的木匠缓缓摇了摇头,他那布满皱纹的脸庞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与经验。“公子啊,”他沉声道,“您所描述的这物件儿,我等虽久居长安,却从未有所耳闻。其构造之新奇,功能之独特,制作起来恐怕是困难重重,非一日之功啊。”

秦怀玉笑着安慰道:“各位师傅,我知道此事不易,但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定能成功。这榨油工具若能制成,不仅能改善我大唐百姓的饮食,说不定还能开创一番新的生计。”木匠们听秦怀玉说得诚恳,又见他眼中满是坚定与期待,虽然听不懂,也不知道这位公子到底要做什么,但是最后还是看在每日100文铜钱的面子上纷纷点头应下。

接下来,秦怀玉带着木匠们开始研究制作榨油工具的具体方案。他运用物理知识,向木匠们讲解杠杆原理、压力与压强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设计工具的构造。木匠们虽对这些新奇的理论似懂非懂,但凭借着多年的手艺和经验,逐渐理解了秦怀玉的意图,开始动手制作。

与此同时,秦怀玉吩咐下人在长安城大量收购黄豆。黄豆在唐朝较为常见,且出油率相对较高,是榨油的理想原料。消息一出,长安城里的黄豆商人们纷纷将自家的黄豆运往秦府。一时间,秦府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经过数日的努力,榨油工具的雏形终于制作完成。这是一个由木质框架、杠杆装置和挤压部件组成的大家伙。秦怀玉看着初具规模的工具,心中充满期待。他指挥着下人将收购来的黄豆洗净、炒熟,然后放入工具的挤压槽中。

一切准备就绪,秦怀玉和木匠们齐心协力,推动杠杆。随着杠杆的下压,挤压部件缓缓向黄豆施加压力。起初,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大,黄豆开始渗出淡黄色的液体,那便是珍贵的豆油。

“出油了!出油了!”一位下人兴奋地喊道。众人闻声,纷纷围拢过来,看着那缓缓流出的豆油,脸上都洋溢着惊喜的笑容。秦怀玉心中更是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是迈向改善大唐饮食的重要一步。

然而,第一次榨油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工具的密封性不够好,部分油脂渗漏出来,造成了一些浪费。而且,出油的效率也较低,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才能榨出少量的油。

秦怀玉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和木匠们一起仔细检查工具的各个部件,寻找问题所在。经过一番研究,他们发现是挤压部件与槽体之间的缝隙过大,导致油脂渗漏。于是,木匠们对工具进行了改进,在缝隙处添加了一些密封材料,增强了工具的密封性。

同时,为了提高出油效率,秦怀玉根据物理原理,对杠杆的长度和支点位置进行了调整,以增大压力。经过改进后的榨油工具再次投入使用,效果立竿见影。不仅出油量明显增加,而且出油的速度也加快了许多。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