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杭州惊变
洪武三十一年・冬
雪粒子敲打杭州府衙的窗棂,林文远在签押房展开《武备志・磁石篇》,羊毫笔尖悬在"磁石引针,可破水师铁甲船"的记载上。三个月前他奉旨查勘磁州矿难,在坍塌的宋代古窑中发现半卷《梦溪磁谈》——沈括亲笔补录的磁学奇术,竟预言了"磁石导雷,星槎渡海"的惊世之言。
"爹爹,这块黑石头会吃铁屑!"七岁的林九趴在条凳上,正用磁州带回的赤铁矿吸引铁蒺藜。孩子手中的"玩具",实为宋代磁窑特制的司南残件——底盘二十八宿刻度线用银丝镶嵌,与沈括记载的"天磁罗盘"如出一辙。
腊月二十三祭灶夜,林文远在书房暗室架起铜盆。取自磁州窑遗址的磁粉在火油中翻涌,突然迸出青紫火花。"九儿看好了,"他将铜盆置于水银池上,"《磁谈》云:'活磁生于雷火,需以人血为媒'。"
林九瞪大双眼:磁粉在盆中聚成北斗状,随父亲割破指尖滴入鲜血,竟如活物般攀上铜盆边缘!《磁谈》残页在火盆映照下显出血字:"建文三年七月初七,天磁现于钟山,帝命造槎..."
上元节的钱塘江畔,林文远带儿子测试"水磁枢"。竹筏载着磁石阵列入水,江面突然形成逆时针漩涡。"这是磁石扰动地脉的结果,"他将《河防一览图》铺在礁石上,"当年郭守敬开凿通惠河,用的就是磁石分水法。"
林九用父亲特制的磁针罗盘记录数据,突然发现指针偏向异常:"比平日偏了 3度 7分!"林文远抚须而笑:"好眼力!这是月磁相冲所致,当年刘伯温凭此算出鄱阳湖大战的东风..."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元年)秋雨夜,林文远将儿子摇醒:"九儿,记住这组数。,"这是磁轨周天率,万不可落于燕..."话未说完,院外传来马蹄声。林文远将《磁谈》残卷塞入灶膛,灰烬中残存的"危宿当值,磁暴可逆"八字,被林九用磁粉拓在裤脚内衬。
杭州城笼罩在暮春的烟雨中,林九蜷缩在庆春门城墙根的阴影里。湿透的衣襟紧贴着后背,伤口渗出的血水将青石板染成暗红色。三更天的梆子声穿过雨幕,他数着心跳等巡城卫兵经过,指尖深深抠进城墙砖缝。
三天前的子夜,知府衙门后宅突然腾起冲天火光。林九被浓烟呛醒,正看到父亲书房外闪过绣春刀的寒光。父亲仰面倒在青砖地上,胸口插着半截断裂的雀翎箭。
"杭州知府林文远勾结建文余孽,奉旨查办!"锦衣卫百户的暴喝穿透火海,林九记得自己翻过后院矮墙时,母亲绣着缠枝莲的袖口还挂在紫藤架上。护城河的冷水漫过口鼻前,他听见箭矢破空的尖啸。
此刻贴着阴冷潮湿的城墙,林九从怀中摸出块带血的玉牌。这是他在父亲书案暗格里找到的,正面刻着"织造司提举",背面却有个不寻常的"癸"字。雨丝顺着瓦当滴落,他忽然想起上月随父亲查勘运河淤塞时,那个操着松江口音的丝绸商人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