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星槎现世
苏门答剌的岩浆映红夜空,林九攀着火山岩缝隙,摸到方被藤蔓覆盖的汉白玉碑。碑文记载着永乐五年郑和立此"镇海碑",但地质锤敲击的声响却暴露了空心结构。当玉玺残片嵌入碑文"天"字缺口,整座火山突然传来齿轮咬合的巨响。
青铜巨舰舱壁浮现《宁波卫军械熔铸录》,首条赫然写着:"永乐三年腊月,熔箭镞二千三百斤铸龙骨,杭州知府林文远阻之,殁。"林九指节发白——父亲竟是为阻止磁铁滥用而亡!舰身镶嵌的磁铁矿,正与书房灰烬中的残渣同位。
"原来星槎是这个意思..."
林九望着从岩浆口升起的青铜巨舰,喉咙发紧。舰身布满水力驱动的浑天仪环组,舱室内保存完好的《洪武疆域图》上,标注着条横跨大洋的隐秘航线——直通阿丹(今也门亚丁)的天方圣城!
地图边缘朱批:"文远以血谏阻磁暴,然海疆安宁需此舰震慑。"建文帝印玺旁竟有林文远私章!原来父亲表面反对星槎,实为将磁铁用量限制在安全比例——舱内磁髓浓度恰是其《海事疏》所谏数值。
翡翠眼刺客的鲜血染红了观测台。林九在最后关头启动的星象机关,让青铜舰的指南巨龟转动方位。当海风鼓起十二面硬帆,他望着逐渐缩小的火山口,握紧舱内发现的鎏金铜匣——匣内诏书印鉴显示,这竟是建文帝亲笔签署的《开海令》!
诏书夹层滑出郑和密折:"臣和启:依文远公遗策,磁暴风险已降七成,可启航。"林九突然明白——父亲用性命修改的星槎参数,此刻正随巨龟指南针的转动,将肆虐南洋的磁暴导向无害的极光!
青铜巨舰的铜雀舵轮在月光下泛着幽蓝,林九望着舱室内运转的水运浑天仪,终于明白父亲书房那幅《癸未潮汛图》的深意——二十八宿刻度与眼前仪轨完全吻合。当他将七星刺客的翡翠眼嵌入"危宿"方位,整座仪器的铜环突然逆向旋转。
逆转的铜环内侧浮现焦黑指痕——正是父亲书房焦尸的手纹!《龙江船厂志》残页从齿轮夹缝飘落:"洪武三十五年,林文远谏止磁暴舰试航,触舱焚。"原来父亲二十年前就参与过星槎原型机测试,眼前的浑天仪正是他改良的安全装置。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授时历》!"林九抚摸着浮现的星图刻痕。元代郭守敬改良的这部历法,在洪武年间被建文帝重新推算,此刻显影的竟然是跨越赤道的星象轨迹!
星图边缘渗出暗红血渍,竟与父亲玉牌"癸"字纹路吻合。林九用玉牌刮拭血迹,显出一行小楷:"磁暴可控,需陨铁限三成,文远泣血谨记。"翡翠眼突然爆裂,内部磁芯显示含铁量 29.7%——恰是父亲设定的安全阈值
底舱突然传来爪哇虎的咆哮。林九握紧舱壁的诸葛弩,却见十头铁笼里的猛兽颈间都挂着占城金锁——这正是郑和船队"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中,最受南洋诸国追捧的珍奇。翡翠眼刺客竟把军火藏在贡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