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王诗韵比着太子先一步回到了东宫,王诗韵整理梳洗了一番,就坐在倚靠在床上,手里拿着书,等候着太子回来。这书拿在手里还没翻页,太子就从外面走了进来,坐在王诗韵身边,说道:“我瞧着你今日神色不是特别好,有什么烦心事吗?”
王诗韵放下书,对太子说道:“可能是天太热了,心里闷得慌而已。”说完,王诗韵嫌弃的看了一眼太子说道:“身上这样脏,赶快去换了再过来。”太子看着王诗韵脸上嫌弃的样子,连忙点点头说道:“好,我这就去换。”说完,就走出了寝殿去梳洗了。太子出去之后,王诗韵继续打开手里的书,继续看着。
等太子再进来的时候,发现床上的人已经闭上了眼睛,手里还攥着那书,太子轻轻的从王诗韵手里拿出那本书,太子瞧了瞧,原来是个话本子,太子笑了笑,没想到竟喜欢这些东西,太子将书放在桌子上,为王诗韵盖好被子,自己便躺在了王诗韵的身边,刚刚躺下,便看见身边的人睁开了眼睛,一双眼睛刚刚睁开,眼睛里还带着些水汽,显得格外的不一样,太子看着她,轻声细语的说道:“醒了?”
王诗韵点点头,说道:“方才实在是困了,便睡着了。”太子点点头,随后起身走到梳妆台前,拿起来自己放在这边的东西,拿到王诗韵的眼前,说道:“打开看看。”
王诗韵接过来,拿出匣子里装的东西,打开之后便惊讶了,这盒子里装的是一对点翠的发簪,上面还是用红玛瑙点缀的,王诗韵抬头看着太子说道:“这东西太过贵重了,我不能收,如今边关战事吃紧,这东西还是归了国库吧。”太子看着王诗韵战战兢兢不敢收的样子,笑了对王诗韵说道:“你且放心收下吧,没事,不过一对发簪而已,国库里还缺这个。再者说了,这些年国泰民安,收成也好,即便是有了战事 ,也是足够应付的。”王诗韵这才点头,随后又问道:“那你今日怎么想起来送我这样的礼物?”
太子含笑,说道:“今日外出便去珠宝行看了看,正巧看上了这件,便想着买来给你了。”王诗韵知道这是太子精心准备的,看着太子不愿意说出自己真实意愿,王诗韵也没有去逼迫,笑了笑,在太子脸颊上轻轻的吻了一下,这一下可算是激起了太子压制在心里的激情。太子将王诗韵手里的盒子放在床头,接着太子便将王诗韵压在了自己的身下,狠狠的吻了上去。
这一晚,值得千金。
那日从边关回京的沈国公八百里加急,不过五日便回到了京城,没有任何的整顿便进宫了,不消一会儿,这沈国公连夜进宫的消息便传了出去,谁都知道沈国公是作为四皇子辅佐的身份前去的边关,此时此刻回到了京城,一时之间众说纷纭。
只见第二日清晨,旨意便能从宫里发了出来,说是调动源城的全部的兵力前往边关,另一条,便是沈国公将京城神机营里的三万精兵调走了一半,这消息一出,朝堂上下都震惊了。朝堂之上谁人不知,这神机营的里的将士各个都是精英,都是经过层层挑选的人,这次倒好直接调走了一半,看来边关的事情发展的态势不容乐观。
早上皇后便去了皇帝的宫里去瞧一瞧皇帝的状况,昨晚沈国公进宫来必是一晚没有休息好,得到应允之后,皇后独自一个人拿着食盒进来了,瞧见坐在窗边下椅子上的皇帝,眼睛底下都是乌青,皇后看了十分心疼,走到身前,将食盒里的东西拿出来,虽说已经过了早膳的时间,但是皇后知道皇帝早上应该是没有吃多少东西,所以便在自己的宫里做了点好消化的粥和饭后的点心,皇后一一摆出来,对皇帝说道:“陛下早上怕是没怎么用饭吧,现在还是吃一点吧,别熬坏了身子。”
皇帝也没有说话,只是拿起面前的勺子,端起来吃了几口,随后便放下了,皇后站在皇帝身边,为皇帝擦了擦嘴角,皇帝攥住皇后的手,说道:“皇后,这世道真的不让人省心啊。”
皇后知道皇帝发愁,边关战事一旦爆发,受苦的还是百姓,这南雍建国还没有多少年,算上这次即将爆发的战事,已经经受过三次了,这太平日子还没过多少便又开始了。皇后宽慰道:“陛下不要太过担心了,过不了多久明和就会凯旋的,陛下暂且看开一些。”皇帝紧紧的攥着皇后的手,说道:“有你在,朕心里总是安心的。”
皇后靠在皇帝身上,嘴上虽未说什么,但是却也是和皇帝一样的想法。
这次沈国公回京,未进家门,从宫里出来之后就直接去了神机营领了那一万五千人向着边关出发了,刚刚出了城门,便听见身后的马蹄声离着自己越来越近,沈国公向后瞧去,恰是一袭青衣在身的沈之衡骑着马追了出来,沈国公摆手示意大军停了下来等候着沈之衡过来,沈国公早早的从马上走下来,沈之衡到了之后,从马上下来,跪在沈国公身前,对沈国公说道:“儿子不孝,不能替父亲前往边关。”
沈国公扶起沈之衡,沈国公早早就预料到沈之衡会对自己说这些,沈国公弯下身子为沈之衡拍了拍身下的土,对沈之衡说道:“衡儿,你要明白,你是一个文人,哪有文人上战场的例子,况且你父亲我还没有老到那种地步,为父离京期间,只希望你将家里守好,照顾好你母亲就好,为父在边关会照顾好自己。”说完,沈国公便又骑上马带着身后的士兵朝着边关的方向走去,沈之衡看着沈国公离开的背影,郑重的跪下叩首,期盼沈国公早日回京。
沈之衡在城门口站了 知道看不见沈国公的背影,沈之衡这才回到家中,沈夫人和齐蕴含坐在屋子里,沈之衡便直接去了沈夫人的屋子,看着沈夫人正在拿着帕子擦着眼泪,沈之衡将自己方才脸上的所有表情全部都咽了下去,脸上换上了坚毅,走到了沈夫人的身边,单膝跪在沈夫人的身边,对沈夫人说道:“母亲不要伤心了,方才儿子在城外送走了父亲,父亲嘱咐过了要让母亲好好照顾自己,等候父亲凯旋的消息。”
沈夫人身边的齐蕴含也附和着说道:“舅母要好好照顾自己,这才不会让舅舅担心。”沈夫人听着这两个孩子的劝说,擦了眼泪,握住这两个人的手,说道:“听你们的。”
看着沈夫人的神情比着刚刚好多了,沈之衡也就放心了,伺候这沈夫人歇下之后,二人便走出了屋子,沈之衡对齐蕴含说道:“这些日子还要麻烦表妹照顾我母亲了。”齐蕴含对着沈之衡微微一笑,说道:“表哥言重了,这些日子在京城承蒙表哥一家照顾,对于舅母的照顾,我定会悉心照顾的。”
齐蕴含说完,便在小丫头的搀扶之下回了自己的屋子。太子那里还有些事情等着沈之衡回去,于是沈之衡便赶忙进宫了。进到太子书房,便瞧见太子眉头紧锁,沈之衡走过去,低声问道:“殿下,可是出了什么事情?”随后太子便将手边的那封密函交给了沈之衡,沈之衡快速阅读之后,脸上也是和太子一样的神情,沈之衡放下之后,对太子说道:“这事情可确切?”
太子点头,说道:“这些人都是我亲手训练的,都是极为可信的人,这些消息断然错不了。”沈之衡坐在太子对面,说道:“陛下那里?”太子摇了摇头,“这消息恐怕早就传到了父皇耳朵里,此时又是用人用兵之际,父皇不会那么轻易的发作,且等着看吧。”太子说完之后,沈之衡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紧接着太子便又递给了沈之衡一个折子,沈之衡接过之后看了看上面的内容,这折子是通州州府递上来的,说是这个月初通州那里发了水灾,还好发现的早,没有造成过多的破坏,但是却也有不少的难民,通州那个地方偏僻的很,物资匮乏,一般人都不愿意去那个地方任职,就连此次出了这样的事情朝堂上都没有人站出来,皇帝将这件事情交给了太子处理,勒令他两日之内将此事办好。
沈之衡看了看太子,也明白太子将这折子交给自己的用意,对太子说道:“殿下,这件事情臣愿意前往。”
太子也是矛盾的很,一方面愿意让沈之衡前往,做好这件事情,沈之衡定会是高升的,自己身边也有得力的助手,但另一面,通州那地方可以用穷乡僻壤,民风未开来形容,去了那地方不知道是福是祸。太子看着沈之衡坚定的样子,不由得有些疑惑,说道:“我瞧着你的样子好像很乐意。”
沈之衡笑了说道:“那种地方谁都不愿意去,但臣还是愿意前往,虽说臣是新科状元,在您身边供职,但却不能涉足朝堂,臣心有不甘,若此次的事情能成的话,臣也想让那些人瞧瞧,臣并非一无是处。”太子听完之后,走到沈之衡身前,说道:“那我等你胜利归来,咱一起并肩朝堂。”沈之衡点了点头,随后,太子便去了皇帝的宫里将这件事情禀告了皇帝,紧接着皇帝便下旨封沈之衡为通州府知事,前往通州处理此事。
上阳宫内,顾兮辞好不容易得到了皇后的准许搬回了上阳宫,顾兮辞和顾兮然正坐在小院子里下棋,屋子里实在是太闷了,这两个人便出来透透气,便在院子里下棋,顾兮辞正输了耍赖,顾兮然一脸无奈的看着顾兮辞,对她说道:“这都几局了,每次都这样,若是再这样以后我可不陪你了。”顾兮辞坐在顾兮然的身边说道:“好姐姐,让我一个棋吧。”顾兮然实在是拗不过,只好含糊这答应了。
这个时候,外面的人走进来,对她们二人说是有人来访。顾兮辞撇撇嘴并不想出去,好不容易求来的让了自己一次的机会,怎么能够这样浪费呢,顾兮辞把这棋下完之后这才走到前院,看到站在自己养的小鹦鹉前面的身影,顾兮辞不禁皱了皱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