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顾兮辞看着怀景在那里收拾着,王诗韵安静地坐在那里,顾兮辞看着王诗韵根本就不着急,实在是按捺不住,走到到王诗韵身前看着她 ,说道:“皇嫂,你就这么忍了?都不去多争辩两句吗?”王诗韵笑着看着顾兮辞,说道:“没有用的,争辩了又有什么用呢?那不成殿下还会改变自己的主意吗?”
顾兮辞瞬间就泄气了,坐在了王诗韵的身边,“皇嫂,我还是咽不下去这口气,我要去找皇兄理论。”说完就站起来就要往外走,还是王诗韵将顾兮辞叫住了,这还没有坐上一会儿呢,就又急急忙忙的跑出去了,王诗韵看着顾兮辞着毛毛躁躁的性子,叹了口气,对人说道:“好了,兮辞,就别做这些无用功了。”
顾兮辞站在那里,看着王诗韵点了点头,说道:“那事已至此,皇嫂你多保重。”说完,也就回了自己的宫里。正好顾兮然也回来了,看着顾兮辞一脸的不开心,问了问,这才明白了这是为了王诗韵出宫祈福的事情,两个人坐下来,顾兮然对顾兮辞说道:“兮辞,你往好的地方想一想啊, 皇兄这么做说不准是为了保护皇嫂呢。你想一想啊,皇嫂向来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任,侧妃又是一个那么会算计的人,这件事情黄晓那个也没能给侧妃娘家一个好的交代,若是皇嫂日日都和侧妃见面说不定哪一日就被侧妃算计了,倒不如出宫避一躲了那些暗算。”
听着顾兮然的话,倒是很有道理,顾兮辞点了点头,虽然有道理但顾兮辞还是忍不住的去猜测一番,王诗韵要是离宫之后,赵若凝要是更存了害她的心思,那个时候肯定就晚了,所以顾兮辞对于这件事情依旧保持着反对的态度,看着顾兮然说道:“皇姐,自从皇兄娶了这个侧妃之后,皇嫂的地位就越来越低,而且皇兄的心思也都不再皇嫂这里了。”说完,就叹了口气。
顾兮然看着顾兮辞的样子,不禁笑了,说道:“好了好了,你就别操心皇兄和皇嫂的事情了,你还是好好关心关心你自己吧,好不好。”顾兮辞无可奈何的点了点头,只好将自己的情绪收了回去。
第二天早上,顾兮辞本想着去送一送王诗韵的,可没想到连夜里王诗韵就离开了。既然已经离开了,顾兮辞也就不再提着不放了。从东宫门口出来之后,就被赵若凝叫住了,顾兮辞回过头去,看着赵若凝的脸色已经好很多了,对人说道:“侧妃是有什么事情吗?”
看着赵若凝朝着自己走过来了,顾兮辞稍稍往后退着,赵若凝看着顾兮辞的样子笑了,对顾兮辞说道:“公主何必这么畏惧我,我又不是什么吃人的妖怪。”
顾兮辞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看着赵若凝,说道:“我可不敢离着您近了,万一要是有什么事情讹上我,我可担待不起。”说着顾兮辞转身就要走了,结果赵若凝拦在了顾兮辞的前面,一双眼睛四四的看着顾兮辞,对顾兮辞说道:“你和沈公子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大家?”
听了这话,顾兮辞倒是笑了,看着赵若凝一双愤怒的眼睛对赵若凝说道:“侧妃可真是有意思,你可是皇兄的侧妃,把心思放在皇兄身上,别整日里想着别人的事情了。”
赵若凝并不满意顾兮辞的这一番,一步一步的走向顾兮辞,说道:“我先问问你和沈公子之间的事情。”
看着她锲而不舍的,顾兮辞笑着对赵若凝说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侧妃还是好好抱重自己的身子,等调养好了再给皇兄添上个孩子,稳固好自己的地位事实最最紧要的。”说完,顾兮辞就离开了,赵若凝看着顾兮辞离开的背影,“你们两个人终究还是在一起了。不过我过得不好,你们两个也别想过好。”说完之后,就又回了自己的屋子里。
宫外,宰相府内,五皇子和宰相坐在一起,五皇子看着宰相递过来的书信,对宰相说道:“外祖,这事情可妥当?”说完,就将这东西放在了火盆里烧掉了。宰相抿了一口茶水,对五皇子说道:“你放心就好,我已经将事情都安排好了,就等着时机到了,咱们就出手了。”
五皇子自然是信自己的外祖的,看着宰相说道:“时间不多了,离着端午就还剩半个月了,咱们还需要再谨慎小心一些才好。”宰相点头,对于自己这个外甥的谨慎,自己自然是放心的。
西江那边,韩勉整日里待在军营里,看着手下的士兵操练,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身边的护卫带来了情报对韩勉悄声的说了几句,韩勉点了点头,身后跟着的将军,对韩勉说道:“陛下,这事情妥当吗?可千万别中了他们的圈套,毁了咱们啊。”看着这人一脸惶恐,韩勉笑了,对人说道:“你就放心吧,这件事情绝对没有问题,朕自然是有把握的,否则怎么敢轻易的和他们这些人做了交易。”
听着韩勉如此有自信的话,身后的将军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盼着韩勉这一次能够胜利归来,如此就好,接着将军好像想到了什么事情,对韩勉说道:“陛下,您已经登基许久了,后宫空虚,是时候立后纳妃了。”
韩勉侧眼看着这将军,说道:“怎么,这么快就替朕着急了?就算是要纳妃也是要等着皇后册立之后,在纳妃,如今中宫无人怎么能够纳妃呢,将军,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将军有些不明白的看着韩勉,“那敢问陛下,这皇后之位可属意于哪家的女子?”
韩勉笑着,想起了那张绝妙的脸庞,对人说道:“她可不是咱们西江的人啊,于她,朕一见倾心,再难相忘,可如今咱们的处境是不能想南雍求娶,所以朕只能出此下策将人从南雍娶过来。”
韩勉嘴里的人,这将军也是听说过的,可是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会看上一个别国的公主,居然还要将皇后之位传给她,若是日后有了孩子岂不是把天下都要交出去了,这样一想着实不妥,西江韩家的天下怎么能够允许有别的血脉混入。
将军正要开口劝说韩勉的时候,可是看到韩勉那犀利的眼神的时候,还是选择闭上了嘴,皇帝的事情再怎么样也是轮不上自己随意掺和的,谨言慎行。
王诗韵离开了宫里,本就寂寞无聊的生活对于顾兮辞来说更是百无聊赖了,每天不是去皇后那里请安就是去太后那里,本想着能够和沈之衡在一起说说话,可是沈之衡总是被朝中的事情缠住了,无暇顾及自己,顾兮辞就只好每日待在屋子里,随意翻看着书卷。
这日依旧是去请安,今日来了太后这里,天气热了起来,可惜太后的身子也不见好,自从那次之后,太后的身子就落了病根,总是这么病怏怏的没有精神,顾兮辞每次去了就和恭妃一起陪着太后说说话,一俩打发打发自己的时间,二来也为了排解一下太后烦躁的心情。
太后特意吩咐了人在外面院子里的凉亭里摆好了,三个人坐在那里说着话,顾兮辞拿着扇子为太后扇着风,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太后和恭妃说着话,自己则是左看看右看看,心思全然没有在这上面。
太后看着顾兮辞出神了,轻轻的拍了顾兮辞一下,说道:“兮辞,这是在想什么呢?有什么好事也不和皇祖母说一说。”
顾兮辞看着太后笑了,说道:“皇祖母,哪有什么好事情啊,只不过是在这宫里带着无聊至极,又不知道做点什么罢了。”太后看着顾兮辞的样子笑了,对人说道:“你要是真的没有事情可做,那不如静下心来,在皇祖母那小佛堂里抄写佛经吧,一来呢,你也算是有事情做了,二来还能磨一磨你的性子,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顾兮辞摇了摇头,对太后说道:“我才不要,抄佛经还不如让我禁足在宫里呢。”太后就知道顾兮辞会是这个样子,所以也没有真的拘了人来抄这些东西。
在太后这里待了一会儿,顾兮辞也就离开了,太后和恭妃看着顾兮辞离开的背影,太后对恭妃说道:“瞧瞧这孩子,一晃儿啊都这么大了,想起来原来还是个小孩子呢,抱在怀里,多好啊。现在都已经是要出嫁的年纪了,也不知道谁家的孩子娶了这么一位能嚯嚯人的。”
听着太后这话,恭妃不禁笑了,对太后说道:“太后怎么能够这样说十公主呢,臣妾瞧着十公主不过就是小孩子心性罢了,实际上诗歌好孩子呢。”太后点点头,自然是同意恭妃说的话,自己看好的孩子自然是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顾兮辞从太后这里出来之后,站在宫门口看着天空,这一角四方的天,怎么看都是这么一点,看了看也就迈开了脚步朝着自己宫里走去了,走到宫门口就看见匆匆走过来的沈之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