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在意的人
对一个老人来说,最在意的当然是儿孙都在身边,听说是事关大孙子的好消息,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是人要回来了。
对此,姜瑾一脸兴奋,用力的点点头,回答道。
“祖母,瑾儿到了这时才知道,原来哥哥是去边关投军了,哥哥还立了战功,殿下说这次回来会被论功行赏呢。”
“也正是因为哥哥这次立了战功,定下才会看到他的名字,知道他的下落,没想到今天刚好遇到了。”
听到了这么大的一个好消息,老夫人先是愣了愣,随后脸上浮现出一抹狂喜,连声确认。
“瑾儿,你说的是真的?封儿是去投军了?不仅平安归来,还建功立业了?”
在姜瑾的再三肯定下,老夫人才算是相信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在这个巨大喜讯的冲击下,她根本来不及担忧自己的大孙子去投军,其中的险峻,只是知道他如今要平安归来,还给姜家挣了脸面。
缓和过来后,她立马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对姜瑾说道。
“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爹,他肯定也会很开心的,他还一直念叨着,想知道你哥的下落呢。”
听到姜漠与,姜瑾眉头微皱,有些烦恼的说。
“祖母,这件事是殿下私下告知的,如今还未在京中流传开,告诉爹倒是可以,但得保证他不出去炫耀,如今时机未到。”
“还有,我跟殿下,因为救命之恩,倒是遇见了能说上几句话,但并未有太大的瓜葛,瑾儿担心爹听说此事,会胡思乱想,给殿下惹麻烦。”
她的这个担忧,说的老夫人一愣,刚想说姜瑾想多了,但又一细想,却也觉得这个担忧是很有道理的。
“瑾儿,你的考虑很周全,你爹那里,还是缓几日,等京城有消息了,在告诉他吧,至于消息的来源,祖母另有说法,不会提及殿下的。”
在老夫人心中,对姜漠与这个儿子有着清楚的认识,也是因此才不想瞒下秦柯的告知的。
有了这番保证,姜瑾心中的担忧也就消除了。
姜瑾离开后,老夫人叹了一口气,对身旁的苏玛说道。
“瑾儿这丫头,心中对她爹意见很大,并不信任,这才不想让我告诉她爹。”
“不过与儿也确实太急功近利了,五皇子的事情告诉他,确实有可能会发生瑾儿担心的事情。”
虽然不想承认,但老夫人不得不说,姜瑾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若让姜漠与知晓,秦柯私下跟姜瑾见过面,可不会管是否巧遇,绝对会从中做文章的。
“老夫人,五皇子是瑾儿小姐的救命恩人,老爷前头就想借此事攀上,结果被数次拒绝才放弃,小姐会有此担心也是常理。”
苏玛跟随老夫人多年,有些话倒也不担心说了会惹怒自家主子。
“再说老爷这些年,只是一味的看重两位少爷,现在突然对瑾儿小姐好,也显得有些僵硬,聪明如小姐,会有些看法也是无法避免的。”
姜瑾被封郡主后,姜漠与跟这个女儿相处起来,那些关心的话,听着总是不怎么真心,这些苏玛又怎么可能没发觉呢。
不要说她了,其实老夫人对此心知肚明,私底下也说过自己的儿子,只是没什么成效就是。
“哎,与儿啊,再这样下去,会失掉所有孩子的心的,封儿如今出息了,可他对与儿这当爹的,我看也不无意见,否则不会留信离家的。”
老夫人担心的,倒不是眼前这些年会如何,眼看着姜家出了姜瑾跟姜致封这两个出息的,却都对当爹的心怀不满。
这让老夫人如何能不担心,现在她还在,能在其中牵扯,姜瑾有是孝顺的,对她很好,她说有话,姜瑾还是会听的。
可是等她这把老骨头归西后,姜家的境况会大有不同。
“老夫人,这些事情您着急也是无用的,老奴看来,小姐跟大少爷都不是寡情的,就算看在您的面子上,应尽的义务也会尽到的。”
苏玛能理解老夫人的担忧,但同样束手无策,也只能这样安慰了。
叹了一口气,主仆俩很有默契的不再提及这个话题。
几日后,京城中热闹许多,来来往往的大多会停下来聊几句。
“听说了吗,北边打了几个月仗,前些时候终于打赢了,听说过几日就凯旋回京了。”
“真的吗,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北边也乱了好几年了,一直说要打仗,前几月才终于打了起来,打赢了就好。”
“打赢了也是常理,那些蛮夷之邦,哪里是我们军队的对手。”
一时间,边关打了胜仗的好消息,让整个京城似乎都沸腾起来,说起此事时都十分自豪。
“苏玛,是时候了,你去把与儿请过来。”
憋着这么大的一个好消息,却不能告知儿子,老夫人这几日时刻关注着外头的动静,终于等到了告知姜漠与的时机。
刚巧,苏玛才离开院子,就见到了迎面走来的姜漠与。
“娘,听苏玛说,您找儿子有事?”
“今日早朝,皇上宣布了北边大胜仗的好消息,听说大军过几日就要回京受赏了,这让我想起了封儿。”
“他之前也是善武的,对军事谋略也理解,我看得出来他以前有想投军的意思,只是一直没去,也不知他如今怎么样了,会不会去投军。”
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姜漠与也不是没在心中想过,大儿子这一次离家出走,会不会是去投军了。
是不是正好在这次大胜仗的军队里,但却也只是想想罢了。
“与儿来的正好,我想跟你说的,正是封儿的事,他托人捎来口信,说他这段时间离家出走,是去参军了,现在马上要回来了。”
老夫人才刚把话说完,迫不及待的姜漠与,就一脸兴奋的问道。
“封儿要回来?这么巧,他真的是去投军了,果然是我的好儿子,有志气直接去参军了,当初也不明说,害我们担忧了这么久,难道说出来我会阻止他不成?”
“难道他投军的地方,正好就是如今打了胜仗的北边,那他可立了什么军功,如今可是大好的时候啊。”
他陷入了自己美好的幻想里,嘴上说的很是好听,也不想想,要不是现在知道了姜致封有立功的可能,他那会这么高兴。
当初姜致封要是真的说了自己是要去参军的,他肯定不会同意,虽然有两个儿子,但也就姜致封能经常给他长脸。
他要是知道了那还会放姜致封立刻,去军队遭受死亡的风险,要知道要是姜致封一个不小心出事了,他的骄傲可就没了,现在看来姜致晨并不是一个可以依靠的。
想起早朝时皇上说的那些话,他抑制不住的激动。
“皇上早朝上说了,只要立了军功的,一律会论功行赏,我想起封儿还在心中可惜呢,没想到他才离家几个月,就正正好赶上了大胜仗。”
看着姜漠与兴奋不已的模样,话里话外关心的,只是大孙子是否立下军功,完全没过问大孙子是否安全,有没有受伤。
这让老夫人眉头一皱,心里也难免有些凉意,就儿子这个样子,也确实也难怪姜瑾会对他有想法。
还好姜瑾这个时候不在,要是看到了儿子这个模样,肯定更难受,她顿时改变了原先的想法,改口说道
“封儿确实在这次凯旋回京的军队中,至于是否立下军功,这种事怎么好过别人之口,你也别抱太大希望。”
“就算心中高兴,在外头也别提起此事,省的万一封儿真的立功了,却被你嚷嚷出去,遭人嫉妒,平白的被顶了功劳,就得不偿失了。”
被老夫人这么一说,姜漠与有些高兴坏了的脑子总算清醒过来。
方才在他心中,虽然没有肯定姜致封真的立功了,但不知为何,他笃定事实就是如此,觉得姜家门楣发扬光大的时机到了。
正当他幻想着要如何跟那些同僚炫耀此事时,就被自己的老母亲几句话敲醒,有些幸幸的答道。
“娘,儿子晓得了,不会出去乱说的,您放心。”
说着,也没想起询问捎口信之人的下落,就有些晕晕乎乎的离开了。
告知老夫人姜致封立功的事后,姜瑾就一直关注着姜漠与的动静,这时终于来消息了。
“小姐,老爷已经从老夫人处得知大少爷凯旋的消息了。”
晴初一脸微笑,见着对此十分关注的姜瑾,也不卖关子,说道。
“方才奴婢刚想去打听消息,苏玛嬷嬷就特意出来告知此事,说老夫人只是跟老爷说,大少爷让人捎口信回来,说要回来了,其他的都没说。”
事情总算有了着落,姜瑾也就不再记挂此事,开始期待姜致封归来的时候早些到来。
由于老夫人的吩咐,姜致封归来的消息,无论是金莉母女,还是姜致晨,都对此一无所知。
只是投了出打听到了一点消息,姜致封离家出走后,可能去投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