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身为龙夏少年郎,发愤图强
歌声落幕。
现场全体师生以及领导齐刷刷起立。
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众人向周晨投去赞赏、钦佩以及认可的目光。
所有人都被这首歌深深打动!
特别是现场的学生们,她们不是专业的音乐人,感受不到周晨在编词作曲方面的专业和惊艳。
但作为最普通的听众,他们知道这首歌好听至极。
不仅好听,还能激荡人心。
瞬间激发起了他们想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日后成为栋梁报效祖国的决心。
掌声久久不能落幕。
周晨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学生们神情激动的模样。
他知道这首歌没白唱。
热烈的掌声持续了一分钟之久。
主持人上台后,掌声才缓缓落下。
主持人面带笑容,满含热泪来到周晨身边。
“周晨同学,你这首歌太震撼了!”
“我想请问,你在改编梁先生散文,做出这首歌的时候,是什么心境?”
主持人询问的问题,是现场师生以及直播间观众,共同期待的。
他们好奇,周晨到底是在怎样的心境下才能做出这激荡人心的歌曲!
周晨淡淡一笑,手握话筒说道:
“梁先生所作的《少年龙夏说》,存在那个混乱,战火纷争的年代,成功激发无数龙夏少年奋发图强,励志变革的决心。”
“那些乐观激昂的少年,带着不屈的意志,让黑暗中的新龙夏,看到了曙光!”
“同学们学语文、学历史,在书本上,应该了解过不少青年投身变革,投身建设新龙夏的励志事迹。”
“要是没有先辈们的努力,我们哪来今日的安宁?”
“如今我们的祖国愈发强大,但我相信,当年的少年志气,放到如今,同样能激发新一代少年的昂扬斗志!”
“在座的各位同学们,你们是新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我将这部散文改编成歌,是想借用先辈的精神,来激励你们!”
“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作为青少年的你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
“吾辈单自强,希望你们在这最该奋斗的年纪,不要贪图享乐,不要沉迷网络游戏,不要辜负老师父母的期待,更不要辜负自己最美的韶华时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你们今日所付出的努力,日后必然有回报。”
“少年不惧路遥,梦想终将成真!”
周晨这番激昂慷慨的发言,更像是一小段简短的演讲。
话音落下台下雷鸣般的掌声犹如热浪,一波又一波。
那掌声大概持续了一分钟之久。
掌声落下时,校长直接走上舞台,伸出双手,和周晨握手。
“周晨同学,你能写出这样震撼人心的词,唱出余音绕梁的歌,还能说出这种鼓舞人心的话,真是应了那句话,江山代有人才出!”
“我相信你的学弟学妹们,你的校友们,此刻一定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
校长没想到,自己投入大半辈子心血的高中,如今竟然出了这样一位人才!
真是可喜,真是可贺!
他用爱才的眼神打量着眼前的周晨,内心百感交集。
同样感到骄傲自豪的,还有站在台下的杨洪涛。
他热泪盈眶看着周晨。
自己的学生如今有这样的才华和能力,他也倍感欣慰。
“多谢校长的夸奖,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
“我只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把自己的优点放大了而已。”
周晨低调的说道。
这话也让那些身为教师、律师或者护士和警察的校友们听了,心中暖洋洋的。
校长更是忍不住朝周晨竖起大拇指,接过话茬感慨道:
“周晨同学说的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将优点无限放大,一定能成才!”
“有的同学擅长语文,那就钻研国学,有的同学喜欢数学,未来可以报考数学系,还有的同学喜欢物理,未来可以报考物理相关专业。”
“总之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然后努力投身其中,将来定有作为。”
校长的这些话,若是放到平时去说,只会让学生们有种耳朵都听起茧子的感觉。
老师的苦心教诲,学生听的多了,只会觉得厌恶。
有些道理不是他们这个年纪就能领悟的。
但是在今天。
周晨一首《少年龙夏说》引的所有人热血沸腾。
特别是这些学生们,仿佛一瞬间看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眼下,校长再顺势说出这样的话,他们只觉得十分受用。
不少学生已经在心里暗下目标。
这个时候直播间已经涌入了一些学生家长。
他们听到周晨慷慨激昂的演说以及校长对孩子的鼓励。
内心只觉得无比感激。
【周晨先生用这样的方式去鼓励学弟学妹,真的太棒了!】
【我女儿以前跟我说,她很喜欢一个歌手,名叫周晨,我那会儿担心她沉迷追星,耽误学习,现如今看来,我很庆幸女儿喜欢的是这样一位正能量的歌手!】
【是啊!要是孩子能以周晨这样的人作为榜样,日后就算不能有一番作为,也绝对不会走歪路。】
【这次的校庆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孩子明年参加高考,祝他有个好成绩!】
校长看着同学们神色激扬的模样,又看了周晨一眼,突然心生一计。
他看着周晨,有些忐忑的开口询问道:
“周晨同学,我能邀请你成为学校明年的招生形象大使吗?”
“招生形象大使?”
周晨微微皱眉,有些疑惑。
校长继而解释道:
“现在的招生政策跟你们上学那会儿有所不同!除了按照户籍所在地分配学生外,每个学校还有一定的招生名额。”
“要是在招生活动中,让你做形象大使,学生们看着你这么优秀的学长,肯定会踊跃报考我们学校!”
作为校长,当然是希望学校能够招收到更多成绩优越的学生。
这样老师能够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每年高考的教学指标也能顺利达成。
现场的教育局领导听到校长的提议,并未表示异议。
校长用期待的眼神盯着周晨,渴望他能答应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