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终唐:家叔王世充

第20章 各方心思

王仁则一番话下来,魏征瞬间明白了许多。

“这么说来,洛阳真要举行科举了?”

魏征似乎毫无倦意,好奇道。

“不瞒玄成兄,洛阳马上会颁布明年科举的政令,各郡通过初试者,参加明年朝廷的院试,再在三省六部实习几月,便会走马上任。”

王仁则估摸着道。

科举事关天下士族之心,他的叔父王世充,应该要动起来了。

“科举取士,七郎你应该是始作俑者了。”

魏征轻声笑了起来。

“玄成兄,在下只是抛砖引玉,如何推动实施,还要看朝廷。”

王仁则不置可否。

“七郎,可惜宵禁,不能把酒言欢。七郎可畅所欲言,魏某洗耳恭听。”

“二位好大的兴致啊!”

王仁则和魏征相谈甚欢,单雄信倦意袭来,打了几个哈欠。

他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无聊得要死。还是赶紧上榻,好好地眯一会吧。

至于外面,应该被王仁则的家奴们控制了吧。

“玄成兄,你我兄弟各抒己见,权当解闷而已。”

王仁则哈哈一笑。

他看了看窗外,微微有些遗憾。

可惜是半夜,无酒无肉,要不然可以围炉夜话,畅谈人生。

无论如何,魏征这种国宝级的精英,他是不打算放回去了。

魏征看了看门口,轻声问道:“七郎,我那两个随从,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吧。”

“玄成兄,我只是让人打晕他们,不会出事的。不过,他们要是不识相,可就怪不得兄弟我了。”

王仁则轻声笑道:“玄成兄,兄弟我并不是弑杀之人,除非万不得已。你说是不是?”

魏征看着王仁则,片刻才轻声笑了起来,眼神中有无奈,又似乎有些释然。

……………………

清晨,运河边,秋光洒在河面上,金光粼粼,王仁则和魏征沿着河边,边走边说。

“玄成兄,其实科举取士,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最终的目的,是人人都能读书,是开启民治……”

二人一路交谈,兴致勃勃,形同保镖,走在后面、和自家兄长说着话的单雄信,忍不住吐槽一句。

“两位大儒,整整一个晚上没睡,你们不累吗?”

王仁则和魏征四目相对,都是一笑。

“单二哥,我与玄成兄相逢恨晚。你妒忌了吧?”

王仁则哈哈一笑,他拉着魏征来到一旁,压低了声音,正色道:

“玄成兄,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要的是一个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的社会。我是一个独行者,需要你和我同行。也许要用一辈子去实现,也许一辈子也不能实现。你明白吗?”

魏征心头巨震,他看着王仁则,二人目光相对。

片刻,魏征才轻轻点了点头。

“七郎,我想留书一封给徐世勣,让其再仔细斟酌未来之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这一刻,他做了决定。

天下为公、人人平等。

这话算是说到了他心里。

“玄成兄自便。不过你一人足抵百城,来了黎阳,在下已经是喜出望外。”

魏征微微一笑。

一人抵百城。

他似乎更没有不去洛阳的道理了。

“我让人接上玄成兄的妻儿老小,然后一同奔赴洛阳如何?”

“七郎,愚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又哪有什么妻儿老小。要不然,我也不会独自一人,以术士闯荡江湖了。”

“那还等什么?说走就走!至于你传宗接代的大事,就不劳烦你操心了,包在我身上就是!”

王仁则拉着魏征,心头迫切。

话说到这个份上,他是再也不会让魏征脱离“魔掌”了。

“七郎,在下要是不跟你同去,或中途要逃离,下场如何,不言而喻吧。”

魏征看着紧紧跟随、虎视眈眈的王万年王德等人,淡淡一句。

“玄成兄,你是大才,若不能为我所用,兄弟我只能行此下策。”

王仁则光棍,据实相告。

魏征跟他去洛阳,徐世勣投唐的道路更窄。

魏征不跟他去洛阳,只能血流五步。

“天意啊!”

魏征摇摇头,迈步向前:“七郎,我魏某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就拜托了!”

“玄成兄,在下自会尽力而为!”

王仁则朗声道,跟随魏征向前。

……………………

黎阳衙门大堂,接到张亮的禀报,徐世勣惊愕了半天,这才问道。

“只带走了魏征,没有杀人?”

“魏征随身的两个卫士被打晕绑了起来,王仁则一行人一早就出城,有单二哥在,将士们都没有阻拦。如今王仁则他们,恐怕已经登船了。”

张亮提醒道:“将军,再不追,可就来不及了。”

王仁则连唐使都“胁迫”走了,要是放虎归山,可就真把李唐得罪了。

徐世勣沉默。

“将军,魏征可是李唐使者,他若是从黎阳销声匿迹,对黎阳很是不利。”

张亮再次查漏补缺。

徐世勣冷冷一笑。

“魏玄成性烈如火,谁能逼迫了他?他能追随王仁则离开,其中必有蹊跷。”

“只是,万一与李唐交恶,得不偿失啊!”

张亮忧心忡忡。

魏州就在黎阳以西,魏州刺史元宝藏已经归唐,李唐宗室、淮安郡王、山东道安抚大使李神通就在魏州。

万一李神通发飙,岂不是要刀兵相见?

“交恶又能怎样?”

徐世勣冷笑一声:“李神通安抚山东,他要攻伐的是窦建德,不是我黎阳。魏征去了洛阳,与我徐世勣何干?我黎阳自立,他李神通敢撕破脸皮吗?”

李神通刚刚到山东地面,兵力并不太多,同时应付窦建德与王世充,力不从心,难以兼顾黎阳。

退一万步,即便是李神通要对黎阳用兵,他徐世勣难道怕吗?李神通就不怕把他逼向窦建德或王世充吗?

张亮无奈道:“将军,那接下来作何打算?”

“天下大势变幻莫测,先看看吧。”

徐世勣感慨道:“单二哥,祝他们一家好运吧。”

他忽然有些后悔,有些烦躁,自己怎么就相信了王仁则的鬼话?

张亮点点头,忽然道:“将军,近几日去河南的士族子弟忽然增多。你知道缘故吗?”

徐世勣不去追截王仁则一行,显然还顾及着与单雄信的兄弟情义。

徐世勣不由得一怔:“什么缘故?”

“听西去的士族所说,他们是听闻或接到了亲友书信,洛阳在筹备科举取士,要在冬日进行初试。”

张亮小心道:“将军,士人纷纷西去,想必正是为了洛阳科举取士的事情。”

“科举取士?”

徐世勣怔了怔,心里忽然放松了许多:“洛阳,好气象啊!”

……………………

魏州,州衙大堂,听到郭孝恪等人的禀报,唐军主帅、淮安郡王李神通一时错愕。

“徐世勣到底是何意?他是要投王世充了吗?还有魏征,他到底在做甚,去了哪里?”

李神通怒容满面。

瓦岗李密西投李唐,唐皇李渊才起了经略山东的念头,并任堂弟李神通为山东安抚大使,来抢占瓦岗军溃败后留下的政治真空。

原以为一切顺风顺水,谁知道徐世勣那里,竟然横生枝节。

“徐世勣应该是在犹豫观望,并没有投奔王世充。魏征突然失踪,要么被杀,要么……”

山东道安抚副使崔干欲言又止,李神通不由得一愣:“崔公,直言无妨!”

崔干出身博陵崔氏,名门之后,精明强干,既是山东道安抚副使,也是他的幕僚。

“王世充的使者到了黎阳,魏征恐已遭遇不测。此事应与徐世勣无关,他没有理由做出如此不计后果的蠢事。”

崔干的话,让堂中众人都是点头。

魏州刺史元宝藏点头:“我曾与徐世勣在瓦岗军中共事,徐世勣精明强干,惯于审时度势,不会行此愚蠢之举。魏征失踪,应该与他无干。”

李神通皱眉:“崔公,接下来该如何?”

“王世充在洛阳科举取士,拉拢山东士族,不如派人入洛阳,打探一下洛阳的详情,然后从长计议。”

崔干看着元宝藏,微微一笑:“王世充应已知道元公归附了大唐,元二郎还在东都,元公不妨遣人去东都,让元二郎顺道查访一下,再将详情带回。”

元宝藏点头,微微有些尴尬。

关陇元氏与京兆韦氏相交莫逆,他的次子元穆对韦氏的韦珪爱慕已久,听闻韦珪被王世充从掖庭释放,元穆第一时间去了洛阳。

如果王世充知道自己投了李唐,会不会对儿子不利?

“尽快查清其中缘由!王世充这个胡贼,要是他从中作梗,我大唐绝不会善罢甘休!”

李神通阴沉着脸一句。

他来山东,不但要遏制河北窦建德,还要对付北上的宇文化及,分身乏术,对于徐世勣,只能是徐徐图之了。

“报郡王,宇文化及的叛军就要到了!”

卫士进来禀报,李神通冷笑一声。

元宝藏捋须道:“郡王放心就是。宇文化及这个废物,他既然敢进犯魏州,下官就让他有来无回!”

“听闻宇文化及刚刚鸩杀了傀儡皇帝杨浩,僭皇帝位于魏县,国号许,建元为天寿,署置百官。他这是临死前,要当一日天子吗?”

李神通的话,让堂中众人都是笑了起来。

“传令下去,等宇文化及到了,好好地挫挫这位末代皇帝的威风!”

李神通笑着传下了军令。

宇文化及这蠢货,他是哪里来的狗胆,敢杀了隋炀帝杨广啊?

他也配当皇帝吗?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