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洛阳新气象
初冬时节,中原气温却丝毫不见降低,并没有任何寒冷的迹象。
进了洛阳城,街上来往行人似乎多了一些,口音各异,多是仗剑儒冠的年轻人,有马与奴仆跟随者不在少数。
王仁则与单雄信眼神一对,都是莞尔一笑。
出行黎阳一趟,短短十天半月,洛阳城竟然集聚了如此多的读书人。结合归途中船上行人言谈举止,不用问,洛阳城开科取士,终于有了些新气象,吸引了四方精英前来。
魏征心有所触:“希望来的,不止只是名门望族。”
“玄成兄,寒士需要筹措盘缠,没有那么快。还是再等待些日子吧。”
单雄信笑道。
富贵之人可以说走就走,贫寒的读书人,就没有那么潇洒了。
“单二哥,天色不早,你们先一家团聚,。”
王仁则与单雄信一家人告辞:“我与玄成兄先回去复命,随后再到府上拜访。”
到了王府,进了后院,楼台树木掩映之间,读书声传来,朗朗上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王仁则与魏征,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七郎,府上还有女子读书?”
魏征诧异道。
“这是我家九妹。”
王仁则听的仔细,心头狐疑。
洛阳科举取士,没有招收女子吧。
魏征点头赞道:“果然是家学渊源,让人羡慕。”
“装神弄鬼而已。”
王仁则看了看魏征,后者有模有样,看起来似乎不错,只是这年纪大了些。
魏征懵懵懂懂:“七郎,你打量愚兄做甚?”
“我在想,晚上吃什么?”
王仁则收回目光道。
妹妹若是能看上魏征,他倒是愿意撮合撮合。
魏征年龄是大些,但是正人君子,肯定也是家庭好男人,可以照顾妹妹。
“七郎,朱门酒肉臭,好大的府邸啊!”
魏征冷笑一句。
“玄成兄,王府只能吃饱穿暖,没有骄奢淫逸。可惜府邸不是我的。不然,我就送给你了!”
王仁则笑着回道。
“七郎,愚兄没有嘲讽你的意思!”
魏征连忙摇头。
“玄成兄,兄弟也是真心话!将来如果有可能,我一定送玄成兄一座这样的府邸,才配得上兄长你的大才!”
“七郎,那就多谢了!”
魏征哈哈一笑。
王仁则,总是说些让人心热的大实话。
“一边是歌舞升平,一边是民不聊生。洛阳城百业,全都依赖城中权贵的衣食住行而存在。洛阳城是皇室权贵的洛阳城,不是天下人的洛阳城。住在这里,你我都不会安心的。”
王仁则冷嘲热讽,自相矛盾。
“七郎,你如何愤世嫉俗,总不会与令叔王太尉对着干吧。”
魏征瞪大了眼睛。
“玄成兄,如果有机会,也许有一天,我会毁了这一切,追随自己的内心!”
“七郎,积弊太深,世家势力滔天,怕是没那么容易!”
“玄成兄,敢问长安城如何?”
“匆匆一瞥,应与东都没什么两样。不过,李唐均田做的甚好,关中府兵骁勇,比起王太尉麾下两三万江淮精锐,李唐显然要兵强马壮许多。”
“玄成兄所言甚是!这正是我所担忧之事。”
王仁则立刻忧心忡忡。
二人边走边说,句句不离时弊。
“阿兄,你回来了!”
一处亭台楼阁间,高树落木萧萧而下,寒水叮咚萦绕,王平修长的身影出现。
而她的手里,果然手里拿着一本书籍。
“见过九小姐!”
魏征赶紧行了一礼。
王氏闺秀,清华似水,让人自惭形秽。
“九妹,我给你引荐一下。这是魏征魏玄成,天下大才,也是阿兄我的兄长,你当以兄礼敬之!”
王仁则一本正经介绍道。
“玄成兄,这是我的妹妹王平,二八年华,待字闺中。是个喜好读书之人!”
“小妹见过玄成兄。”
王平赶紧给魏征见礼。
二八年华,待字闺中。
兄长怎么说出这些奇奇怪怪的话来。
“不敢!不敢!九小姐羞煞魏某了!”
魏征惶恐回礼。
想不到王仁则的妹妹,还是位未曾出嫁的窈窕淑女。
王仁则仔细观察妹妹的反应。
可惜,看不出她对魏征,有任何的……意思。
“阿兄,你要是还有诗作的话,给我一两首。我去参加秋日的伊阙诗会,总要有所炫耀的吗。”
王平把王仁则拉到一旁,撒娇道。
她的目光,并没有再看魏征。
“伊阙诗会?是官府所办吗?”
王仁则一怔。
“不是官府,是东都的一些士人所办。朝廷要兴科举,洛阳初试就在冬日。士人在伊阙筹办诗会,有鱼跃龙门之盼。”
王平的话,让王仁则轻轻点头。
叔父王世充雷厉风行,政事通畅,让他不得不服。
战事稍稍平息,洛阳城的权贵子弟们,又开始搞这些诗会之类腐朽堕落的玩意了。
一趟黎阳之行归来,科举初试已经在运行了。这对脆弱的洛阳政权,很是重要。
“阿兄,快!”
王平催起了王仁则。
“好好好,一会给你两首,到我屋里来拿就是。”
王仁则无奈答应,他看了看周围。
“阿耶和阿娘呢?”
府上静悄悄,不但他的父母不在,弟弟妹妹们,好像也一个个凭空消失。
“阿耶去忙科举考试的事情,阿娘则是去了白马寺礼佛。至于府上其他几人,似乎结伴去南市了。”
瓦岗军和洛阳隋军大战时,李密曾派部下烧掠丰都市,断壁残垣,一片废墟。
想不到,短短两个月,除了重开科举,南市也恢复了起来。
“九妹,太尉府那边,一切可好?”
“没什么变化。三阿兄在太尉府主政,戴博士辅佐,处理了不少冤假错案,百姓交口称赞。”
王平的话,让王仁则连连点头叫好。
办理冤假错案,招贤纳士,这可为王世充加分不少。
“玄成兄,既然家父不在,咱们只能去面见太尉吧。”
“阿兄,先留下诗作再说!”
王平拉着王仁则,直奔他的书房。
进了书房,魏征从书架上拿起一本《论语》看了起来,王平殷勤地磨墨。
王仁则摊开纸坐了下来,轻声问道:
“九妹,女大当嫁,你有没有想过,要嫁给怎样的一位如意郎君?”
“当然是阿兄这样文武双全的风雅之人了。”
王平不假思索说道。
王仁则压低了声音:“你觉得魏玄成如何?”
吹拉弹唱他都不会,一介武夫,算什么风雅之人?
“他……”
王平抬起头,看了一眼远处的魏征,继续磨墨。
“魏玄成是阿兄兄长,也是我的兄长。难道这还不够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郎无情,妾无意,如之奈何啊?”
王仁则摇头叹道,大了声音。
魏征的脱单,恐怕又要延后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魏征心头一震,转过头狐疑道。“七郎,郎情妾意,你是中意了哪家女子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阿兄,就是这首佳作!”
王平眼睛一亮,急急说道。
王仁则想了片刻,才把“半缘修道半缘君”写了出来。
“阿兄,你不要心灰意冷啊!”
王平赶紧道:“伊阙诗会,前去的名门闺秀不在少数,你要不要一同前去?碰上心仪的女子,也好了了耶娘的心事。东都洛阳,比郑女好的女子,大有人在。”
为一个郑女,这就要出家修道了吗?
名门闺秀!
王仁则看了一眼魏征,对方似乎没有什么兴趣。
“公务在身,阿兄先去太尉府复命。下次吧。”
东都洛阳,天下第一大都,美女如云,应该不虚。
如果能带魏征前去,二人一同脱单,似乎也不错。
“阿兄,那我先去了!”
王平拿着“神作”,兴冲冲离开。
魏征过来,赞叹道:“七郎随口即是佳作。你若出一本文集,必能名动天下,赚个盆满钵满。”
他看着王仁则,笑道:“令妹热心应酬俗务,诗会、冶游、欢宴等等,洛阳纨绔享乐奢靡,果然是非同一般。”
“参加个狗屁诗会,都被你批的体无全肤,活该你一直单身!”
王仁则没好气道:“玄成兄,这么多年独自一人,敢问玄成兄,这么多年,你是怎么忍下来的?”
年近不惑,还看不惯俗世百态,犹自单身。
满脑子建功立业、纵横之说,就不能为自己的终身大事打算打算吗?
“七郎,还是先去见王太尉吧。”
魏征尴尬道。
他单不单身,与他看不惯洛阳纨绔,又有什么关系?
何况,他行走江湖,凭着一身才华,难道连几个红颜知己都没有吗?
二人迈步欲行,魏征忽然止步。
“七郎,方才街上所见,前来洛阳的应试者,非富即贵,似乎没有多少寒庶子弟。”
“玄成兄,朝廷科举,如你这般怀才不遇者,都不会错过这改变命运的机会吧?”
王仁则心虚道。
“七郎,希望我杞人忧天吧。”
魏征无奈一句。
对那些出身卑微的报国无门者来说,有鲤鱼跃龙门,卖于帝王家的机会,终究是一件好事。
希望洛阳科举取士的大门,能真正向天下寒士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