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全家反对科举,结果我连中六元

第6章:挣钱,有时候就这么容易

书生有些心动。

沉吟片刻后,道:“价格是不错,但这个纸……伤笔吧。”

李青云道:“公子,好笔配好纸,这种纸那肯定是用普通的笔啊。”

“我说实话,这个纸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伤笔。”

“我自己试过,大概就是三刀纸废一支笔,这个比例不算高的。”

这番话说完,书生彻底没了后顾之忧,摸出一贯钱,一边数一边问道:“买四刀送一刀,对吧?”

李青云道:“没错。”

“八百文,你数一数。”书生数出两百个铜子,放回兜里,其余的钱递给李青云。

李青云也不含糊,拿过来认真的数了一遍,道:“没问题。”

“二姐夫,把纸给这位公子。”

然而陈大牛却没反应。

李青云碰了碰陈大牛的胳膊,道:“二姐夫,给人纸啊。”

陈大牛哦了一声,赶忙给了书生五刀纸:“公子,您拿好。”

书生高兴的离去。

李青云则看着陈大牛,问道:“二姐夫,你刚才想什么呢?”

陈大牛挠了挠头,道:“青云,咱这不是在骗人吗?”

李青云挑眉:“骗人?这话从何说起?”

陈大牛道:“你刚才说,自己在家里试过,三刀纸废一支笔。”

“可是咱根本没有试过啊。”

李青云道:“二姐夫,我这个呢叫做推销话术,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

“那个书生也不见得就相信我的话,让他心甘情愿掏钱的,还是这批纸的超高的性价比。”

“这个镇上的读书人,绝大部分都是穷苦出身,三百五十文一刀的普通纸,用起来肯定是心疼的。”

“如果不小心弄脏了或者是沾水了,肠子都得悔青。”

“可咱们的纸就不存在这种问题。”

“虽然两百文也不能说便宜,可跟三百多文一刀的纸相比,污了湿了毁了,也不会太难过。”

“这就好比你拿一把生锈的镰刀去割草,不小心磕到了石头,肯定不会太难过。”

“倘若是一把新的磕到了石头……”

陈大牛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我明白了。”

李青云摸着下巴,道:“不过刚才那个书生的话,倒是给了我一些启发。”

“我还可以尝试制作廉价毛笔。”

“到时候搭配纸一起卖,效果会更好。”

陈大牛瞪着眼睛道:“青云,贪多嚼不烂啊。”

“光是造纸人手就已经紧缺了,再做笔的话,我们上哪儿找人去?”

李青云道:“要是能把大姐夫也拉入伙就好了。”

“二姐夫,要不你去劝劝?”

陈大牛道:“我试试吧,但不敢保证他就会同意。”

这时又有人来买纸,二人也停止了闲聊。

大概过了两个时辰,带来的三十五刀纸就被卖光了。

陈大牛捧着沉甸甸的钱袋,满脸的难以置信。

一下午的光景,就赚了五两六钱银子!

如果不是李青云动不动就买四送一,或者送别人二三十张纸,六两银子肯定是稳稳当当的。

刨除材料费、税费等乱七八糟的费用,这批纸一共挣了……

陈大牛眨了眨眼睛,发现自己算不过来了。

不过李青云很快就给了他答案。

“算上造纸的时间,扣除成本费用,五天时间,挣了四两银子。”

“这速度有点慢啊。”

李青云不太满意。

陈大牛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他。

五天四两银子的挣钱速度,还叫慢?

要知道以前家里还是三等户的时候,一年到头忙活下来,落到口袋里的,最多也就十几两银子。

五天四两,忙一个月就能挣得比过去一年还多,同时还更加轻松。

就这还抱怨太慢,还不满意?

陈大牛决定劝一劝李青云,让他务实一点,把踏实挣钱的理念先搞懂。

“青云呐,做人不可太贪心,你现在的挣钱速度已经比大部分人都要快了。”

“要懂得知足啊。”

李青云吐了口气,道:“二姐夫,我可是承诺了,要在半年之内把田产、祖宅都买回来的。”

“按照我现在的挣钱速度,半年也不过百两银子收入。”

“距离买田产买祖宅的钱,还差得远呢。”

陈大牛道:“青云啊,只要你洗心革面,大姐夫是不会真的赶你走的。”

李青云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走,买材料去。”

镇子虽小,但五脏俱全,造纸所需要的材料,在这里差不多都能买到。

当然也有买不到的,像是黄柏汁、明矾、茶籽粕,镇上杂货铺的掌柜也表示可以去县城进货。

李青云给了他定钱,到货后连同其他的材料一起,直接送到村里,到时候付给他差马费。

材料采购齐全后,李青云还是没有走的打算,而是继续在镇上采买东西。

米面粮油肉、衣裳鞋袜、糕点糖果……

只要是看上的,通通往竹筐中扔。

一圈逛下来,一两多银子就没了。

陈大牛见李青云如此大手大脚的花钱,即便这些钱不是他的,也依旧心疼的直哆嗦。

“青云,虽然你现在挣钱快,但也不能这么花啊。”陈大牛道:“你自己说要攒钱把田产祖宅买回来,可按照你这个花钱方法,啥时候能攒够钱?”

李青云笑着说道:“二姐夫,省下这一两多银子,对于购买田产祖宅也没什么帮助。”

“但花掉这一两多银子,我可以收获很多东西。”

陈大牛不解:“收获什么?”

李青云卖了个关子,道:“回家后你就知道了。”

天色擦黑,李青云二人回到了家里。

然后立刻把全家人召集起来。

李青云先把米面粮油肉拿出来,放在桌子上,道:“过去几年,我都是从家里往外拿东西。”

“这些东西弥补不了我过去给家里带来的伤害,但也是我的一个态度。”

“打今儿个起,我只会往家里拿东西,不会再拿家里的东西出去装样子。”

李老头夫妇原本还因为李青云回来太晚,有些生气。

但在听完这番话后,都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孩儿啊,你可算是长大了。

李青云继续分发自己买回来的礼物。

家里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有一件新衣裳。

糕点糖果,则给了几个小娃。

同时还给了李小石两本书。

【千字文】【百家姓】。

“石头,过段时间姐夫就送你去学堂,这些天你就在家里好好温书,把过去学的东西都捡起来。”

“否则去了学堂,夫子考教功课你答不上来,人家很可能不会收你。”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