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明皇家科学院二
大明皇家科学院二几日后,徐光启自城外招募了十万流民,于西山大兴土木,修建各类厂房,希望一个月内完成。
与此同时,皇家科学院在兵仗局旁正式挂牌成立。徐光启亲自主持大局,广纳天下英才,将各地的能工巧匠与学术大家召集至京城。
其中有精通数学的学者,有擅长机械制造的工匠,更有对火药研究造诣颇深的专家。各方人才汇聚一堂,一支实力强劲的科研团队就此诞生。
“诸位,今日我等创立皇家科学院,是为大明的未来谋出路。”徐光启立于科学院庭院之中,目光如炬,环视众人,声若洪钟道。“陛下对我等寄予厚望,我等务必全力以赴,为大明研制出最为先进的火器!”
台下工匠们齐声高呼:“愿为大明效力!”徐光启嘴角微微上扬,他清楚,这仅仅只是个开端,尚待众人共同努力。
科学院初立,首要任务便是解决火器厂与制造房的难题。徐光启亲赴火器厂,视察后发现这里与兵仗局的设备陈旧不堪,工艺更是落后,远不能满足皇家科学院的发展需求。
“徐大人,咱们这儿的设备都用了几十年了,实在难以再改进。”火器厂厂长满面愁容,无奈说道。
徐光启眉头微皱,断然摇头:“不行,如此设备怎能造出先进火器?我们急需新设备、新工艺。你们即刻依照我的要求,重新设计并建造火器厂。”
“可是,徐大人,这所需的资金与时间都不是小数目啊。”厂长面露犹豫之色。
徐光启神色冷峻,冷哼一声:“资金与时间,陛下已拨下大量银子。你们的职责就是按我的要求,尽快完成设备改造。记住,这关乎皇家科学院的未来,大明能否战胜建奴,全系于这些武器之上。”
工匠们听闻,心中一凛,深知徐光启决心已定,当即拱手应道:“徐大人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完成任务。”火器厂的改造工作旋即紧锣密鼓地展开。
徐光启全程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从设备设计到厂房建造,每一处细节都严格把控,毫不懈怠。他心里明白,火器厂的改造是皇家科学院成败的关键所在。这其中诸多理念与技术,都是朱由检传授给他的,虽说对于机床生产,他仍有些懵懂,但他始终严格依照图纸要求推进。
“徐大人,我们已按您的要求,完成了火器厂的初步改造。”五六日后,火器厂厂长满脸兴奋,向徐光启汇报工作,言语间难掩自豪之情,在他的带领下,火器厂已焕然一新。
徐光启微微点头,走进改造后的火器厂。只见新设备已基本按要求安装到位,厂房也变得更加宽敞明亮,他的心中满是欣慰,不过他也清楚,这仅仅是第一步。
“好,接下来,我们要着手制造新火器。我要求你们尽快研制出一种足以改变战场局势的火器。同时,务必注意安全,火药的各类材料一定要分开存放,尤其是硝和硫,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爆炸,危及性命。”
天启年间曾发生过火药爆炸惨案,致使众多人员丧生,徐光启对此记忆犹新。徐光启的话语坚定有力,目光中透着果敢与决绝。
工匠们齐声高呼:“愿为大明效力!”随后,徐光启将工匠们分成多个小组,炼钢、火器制造(如枪管及零件制造又细分多个部门)、火药制作等工作有序开展。众人以朱由检提供的火药配方为基础,不断试验,反复改进,进展颇为显著。
仅仅经过数日实验,便成功研究出一种全新的火药配方,其威力相较传统火药提升了数倍。“徐大人,我们成功了!”工匠们兴奋不已,向徐光启汇报成果。
徐光启微微一笑,吩咐道:“好,最好赶快制造出颗粒火药,我们先用这种新火药制造新子弹,将火药装入铜器之中。我要求你们尽快研制出防水防潮的子弹。”
十几天后,一款全新的火器——“雷霆炮”震撼问世。此火器采用全新火药配方,威力巨大,射程极远。它的诞生,让大明军队在战场上暂时占据了前所未有的优势。
不过,朱由检心心念念的M1榴弹炮却仍未制造出来。“陛下,我们成功制造出了雷霆炮!这是皇家科学院研制的首款火器——雷霆炮。
”徐光启带领工匠们将雷霆炮呈现在朱由检面前。朱由检望着眼前的雷霆炮,眼中闪过惊喜之色,亲自上前,仔细端详这一全新火器。雷霆炮的成功研制已然是大明火器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好,朕命你们尽快制造出更先进的大炮,装备到新军中。另外,要迅速建立工匠等级制度。此次参与雷霆炮研制的工匠,每人赏赐白银十两,还要加紧研究更先进水炮。”朱由检声音威严,目光坚定。
随着雷霆炮的诞生以及朱由检对工匠们的丰厚赏赐,皇帝对工匠的重视众人皆知,皇家科学院的名声迅速传遍京城。越来越多的工匠都来报名,工匠生活艰难,这份工作于他们而言至关重要,皇家科学院也收获一批能工巧匠。
与此同时,朱由检派遣五百羽林军守护皇家科学院,以防建奴细作窃取科学院的机密资料。朱由检心中早有盘算,待西山厂房建成,便将其作为生产基地,而各类科学研究工作仍安置在老火器厂这边。此地一来便于防守,二来离皇城近,自己能够随时过来指导。
“陛下,咱们生产的生产雷霆炮,要装备的边军和新军吗?”徐光启向朱由检询问。
朱由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可以,在辽东五百门和宣化,延绥各装备200门。但是M1榴弹炮研究不能落下,接下来,我们还需继续钻研这种新型火炮。与此同时,炼钢研究的进程也绝不能落下,只有合格的钢材,才能造出合格的枪炮。朕要求你们不断改良火器性能,全力制造出陛下所要求的枪炮。”
徐光启道:“臣一定加快完成!”皇家科学院的成立,无疑为大明的复兴注入了一股磅礴的动力。
朱由检深知,科技的力量无穷无尽,而皇家科学院就是他手中的一柄利刃,锐利且致命。
“王承恩,传朕旨意。如今皇家科学院已正式成立,徐光启升任工部尚书,负责科学院的运营与发展,同时尽快将孙元化安排到位。那些洋鬼子,也务必让他们为大明贡献一份力量。倘若他们不愿,就打发他们去给先帝制造枪炮,朕要让皇家科学院成为大明的科技核心,更要使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朱由检的话语掷地有声道。
王承恩领命而去,至此,皇家科学院的创立正式圆满完成。
徐光启伫立在科学院的庭院之中,望着那些忙碌的工匠们,依照陛下提供的图纸,他深信自己能够制造出先进的大炮与枪械。
陛下说的大炮距离内都是大明领土,大明定将成为世界中心,只是不知自己能否亲眼见证那一天。
好在陛下应允每半年为科学院的工匠们检查一次身体,如此一来,自己或许能多活些时日。
“诸位,今日我们在此创立皇家科学院,就是为了让大明战胜建奴,为了大明的未来。我们务必全力以赴,为大明制造出最为先进的火器!”徐光启的声音雄浑有力,每一个字都似一记重锤,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上。
工匠们齐声高呼:“愿为大明效力!”
朱由检站在乾清宫大殿内,手中捧着皇家科学院的奏报,心中满是欣慰,不过他也知道,想让大明新兵全部装备上新式装备只少要一年时间
而且御龙军、御凤军、新军和三大营要想成军,只少要半年以上。
只要新兵成军,皇太极你死期就到了,到时他会御驾亲征。还有那西方的异域风情,他也要亲自前往品尝。朱由检在心底默默念道:“等着朕。”
看来大明已经走出了关键一步,接下来的重中之重还是练兵。朱由检心中想着,李自成,朕倒要看看你还怎么打进京城,朕有先进火炮在手,定能将你轰得粉碎。
他暗自思忖,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望向远方的目光更是炯炯有神。这段时间,朱由检不知该如何面对周皇后,便总是以身体抱恙为由,躲在乾清宫,未曾踏足后宫。
每天清晨,他都会前往校场亲自训练御龙军和御凤军,自己也积极参与其中。在他的带动下,御龙军和御凤军训练愈发勤奋刻苦,校场上的喊杀声惊天动地。
哪怕训练后浑身沾满泥巴,女军们也毫不示弱,奋勇争先,身体素质日益增强。
在古代,没有那些垃圾食品,人们食用的皆是纯天然的食物,本就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只要吃饱,身体恢复得极快。
朱由检的身体先天性就颇为强健,如今力气更是与日俱增,感觉自己一拳便能打死一头牛,可他没感觉到与其他人不一样。
如今,他只感觉自己的听力和反应灵敏度有了大幅提升,或许这便是穿越带来的福利——各方面能力都在不断增强。他对明朝的武功体系一无所知,便让李若琏和方正化将他们运气的方法传授给自己。由于练习时间较短,他的气感还比较微弱。
他又吩咐王承恩去皇家书库找出所有关于武功的典籍,相互比较,试图从中找出最强的功法。然而,他失望地发现,正真功法典籍全是道门、佛门的不外传之术,要找到真正顶尖的功法十分困难。尽管如此,他还是每天晚上抓紧时间练习李若琏和方正化所教的内容,不敢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