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封王国兴和高文采四品左右指挥
偌大的皇城,好些地方都无人把守。幸而御龙军与御凤军已然组建,倒也震慑住了那些心怀不轨之徒,没哪个不开眼的敢来皇宫滋事。
可这两支军队毕竟刚刚成立,武器装备尚未齐全,还难堪大用。
这几日,御史言官们的弹劾折子如雪花般纷纷递入宫中,无一不是弹劾骆养性的,措辞极为严厉,什么“惨绝人寰”“惨无人道”“奸贼误国”等难听至极的话语都用上了。
然而这些折子一送入宫中,便如石沉大海,毫无动静。朱由检穿越到这个世上后,御龙军和御凤军是他亲手训练的第一支军队。事实证明,在日后的诸多行动中,这两支军队从未让他失望,屡立奇功,取得了非凡成就。
不过,想要加入御龙军,必须净身;而要进入御凤军,则必须终身不嫁。朱由检后来对此并不赞同,可第一批、第二批……直至后续的那些指挥使,却坚决不同意更改,他们存在的唯一目的便是执行命令、镇压反动势力、维护皇权。
历史见证了这两支军队的威名,令人闻风丧胆。他们始终配备着最先进的武器,接受着最残酷的训练,个个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一心只为维护皇家利益。
一支负责为皇帝铲除异己,一支负责为皇帝掌管钱财。
朱由检亲自制定训练计划,从基础的队列训练,到武术、格斗动作的教授,再到实战演练,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不容有丝毫懈怠。
“皇爷,您瞧,他们进步可大了。”王承恩站在朱由检身旁,望着训练场上士兵们整齐划一的动作,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朱由检微微点头,神色认真地说道:“不错,但他们还远远不够。朕要的是一支能独当一面、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可不是只会做做表面功夫的花架子。”
“陛下放心,属下坚信,他们必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王承恩语气坚定地回应道。
待训练步入正轨,朱由检便将训练任务交给了方正化,让他依照自己给出的计划开展训练,还吩咐御马监准备一万匹马,让每个御龙军和御凤军都有精战马上功夫。
并要方正化以仁寿宫为根基,新建演武场,扩建跑马场,确保士兵们能够进行骑射训练。
骆养性返回锦衣卫后,宣读了朱由检的口谕。“锦衣卫所有人接旨!”“陛下口谕,所有参与此次行动之人皆有赏赐,最高一百两,最低五十两。”
“谢陛下隆恩!”锦衣卫众人听闻,顿时一片欢呼,纷纷朝着皇宫方向跪地叩拜。朱由检也因此收获了一波忠心值。
由此可见,并非所有锦衣卫都富得流油,大多数人也仅仅是维持温饱而已,当然,这些情况朱由检并不知晓。
“大家日后要多多为陛下效力,陛下是不会忘记大家的,干干净净挣来的钱花着才安心。”
骆养性接着说道,“好了,大家都散了吧,王国兴、高文采二人留下。”
王国兴和高文采抱拳行礼,问道:“大人,留我们有何事吩咐?”“王国兴、高文采,有件好事,不知你们愿不愿意去做?”骆养性笑着问道。
“下官愿去,请大人明示。”二人连忙应道。
“李若琏,你们应该知道吧?”
“知道,李若琏升任羽林军指挥使,如今可是陛下的亲兵统领。”
“如今李若琏升为都指挥使,负责训练两万锦衣卫。”
“这……这升迁也太快了吧,这才过去几天啊。”二人惊讶不已。
“李若琏调离后,我向陛下举荐了你们二位。”
二人闻言,大喜过望,当即跪地谢恩:“谢大人举荐之恩,卑职定当铭记于心,绝不敢忘。”
宫中朱由检看到锦衣卫送来的银子和古董,内心激动不已,心跳急剧加快,他前世忙着训练和执行任务,哪曾见过这么多钱财。如今这么多银子就摆在眼前,他着实好好地过了一把瘾。
“大伴,韩爌全家这么多人关在狱中,实在有些浪费粮食,还是得让他们发挥些作用才是。”
“是啊,皇爷。”
“你去大理寺传朕口谕:让韩爌全家都去修缮被建奴破坏的城墙,参与救灾事宜,为大明做最后的贡献,也算是发挥余热了。再诏令全国,除了那些罪大恶极、恶贯满盈之人处以砍头之刑外,其余罪犯全部去修城墙或道路,之后再根据其表现来减刑,取消百姓的杂役,用罪犯来代替。”
“是,皇爷,奴婢这就去办。”
朱由检以身体不适为由,未去早朝。不过他也没有闲着,接连发出了不少诏令。
派人去召回他的师尊孙承宗(1563- 1638年),以及孙承宗的五个儿子孙之獬、孙之绳、孙之縢、孙之绶和孙之缵;还有孙元化(1581- 1632年)、袁可立(1562- 1633年,1630年任登州总兵)、孙传庭、曹文诏、卢象升、左良玉、满桂(留在京城治伤)、贺人龙、曹变蛟(曹文诏之侄子)、马祥麟(秦良玉之子)等回朝述职。
这天,朱由检训完御龙军和御凤军,正想着找个地方溜达溜达,便接到通报,锦衣卫王国兴、高文采前来觐见。
这二人在朱由检死后,皆战死在皇城,如今有机会,朱由检便想着提拔一下这些忠烈之士。
“让他们进来吧。”话音刚落,走进来两个英气逼人的大汉。其中一人身材标准修长,另一人身材不高却短小精悍,一看便知都是自幼习武之人。
“臣王国兴、高文采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二人跪地行礼。
“二位爱卿平身。”朱由检温和地说道。朱由检稳稳坐在龙椅之上,目光仿若寒星般锐利,直直看向下方的王国兴和高文采。
“二位爱卿是骆养性安排来接替李若琏的吧?”
身形修长的汉子赶忙应道:“回陛下,正是骆指挥派我二人前来。”
“你们俩看着就不错,朕就收下了。瞧这身手,想必自幼便习武吧?”
“谢陛下隆恩,我二人皆是世袭锦衣卫,自幼跟随家父习武。”
“二位既是我大明锦衣卫里的高手,朕今日心情大好,倒想和你们切磋切磋武艺,不知二位意下如何?”朱由检站起身,嘴角微微上扬,神色间满是自信与豪迈。
高文采率先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能与陛下切磋,实乃微臣莫大的荣幸!”
他身姿矫健,恰似猎豹,周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英锐之气。三人来到乾坤宫那宽敞空旷的庭院之中,各自摆开架势。高文采抢先发动攻势,一个箭步疾冲上前,右拳裹挟着呼呼风声,直逼朱由检面门而去。
朱由检却不慌不忙,微微侧身,便轻轻松松避开了这凌厉一击,与此同时,左臂如蟒蛇出洞般迅猛探出,直逼高文采肋下。
高文采反应极为迅速,瞬间撤步,身体顺势旋转,左腿如一道黑色闪电般横扫而出,意图将朱由检扫倒在地。
朱由检见状,脚尖轻轻一点地面,整个人如离弦之箭拔地而起,在空中利落地翻了个身,稳稳落在高文采身后。
高文采心中猛地一惊,他着实没想到皇上身法竟如此之快,如此诡异又敏捷。他迅速转身,再度朝着朱由检发起攻击。这一回,他的招式愈发迅猛,拳影重重叠叠,令人眼花缭乱。
朱由检则见招拆招,每一个动作都简洁干练却十分有效,看似随意的格挡与闪避,实则总能巧妙化解高文采的攻击。
朱由检只觉得自己每次都能将高文采的攻势看得清清楚楚,对方的动作在他眼里就像放慢了一拍,他甚至感觉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都在这过程中不断进化,感官变得愈发敏锐。
两人你来我往,拳风呼啸,脚下的石板都被震得微微颤动,似乎在为这场激烈的较量而颤抖。
朱由检一边交手,一边暗自赞叹高文采的武艺,在这个时代,能有这般身手当真不易。而高文采心中的震撼更是难以言表,他面对的可是当今圣上,本以为只是走走过场,应付一下,却万万没想到这位皇帝陛下的武艺竟然如此高强,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几个回合下来,高文采渐渐有些气喘吁吁,额头上也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朱由检察觉到这一情况,突然改变攻势,动作陡然加快,攻势如暴风骤雨般猛烈地朝着高文采倾泻而去。
高文采拼尽全力抵挡,但终究渐渐有些力不从心。朱由检瞅准时机,一个虚招晃过高文采的防守,右拳带着十足的劲道,重重地打在了高文采的胸口。
高文采向后退了好几步,单膝跪地,不过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气馁,反而充满了敬佩之情。
“陛下武艺高强,微臣甘拜下风。”高文采由衷说道。
朱由检哈哈一笑,伸手将高文采扶起:“爱卿武艺精湛,今日这场切磋,朕也甚是过瘾。”
这时,一直在一旁静静观战的王国兴向前迈出一步,说道:“陛下,微臣也想向陛下讨教几招。”
朱由检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刚刚与高文采交手,他都没使出全力,总觉得两人实力差距较大,此刻听闻王国兴的话,当即说道:“好!那便你和高爱卿二人一同与朕再战一场!”
看到这边有人交手,而且还是和皇上切磋,执勤的羽林军纷纷好奇地慢慢围拢过来,不过都很有分寸地保持着较远的距离,不敢贸然靠近。
王国兴和高文采对视一眼,默契十足,随后两人分别从左右两侧同时攻向朱由检。王国兴的招式大开大合,每一招都带着千钧之力,虎虎生风;而高文采则在一旁灵活配合,伺机寻找偷袭的机会。
朱由检身处两人的夹击之中,却神色镇定,丝毫不乱。他身形仿若鬼魅,时而如蛟龙出海般勇猛,凌厉地攻向王国兴;时而又似灵猫般敏捷,轻松避开高文采的攻击。
三人的身影在庭院中快速移动,衣袂随风飘动。朱由检充分施展自己在现代所学的格斗技巧,再结合这具身体的本能反应,将二人的攻击一一巧妙化解。
他时而使出凌厉的拳脚展开攻击,时而运用巧妙的擒拿手法制敌,令王国兴和高文采防不胜防,难以招架。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三人都已汗流浃背,衣衫湿透,但他们的斗志却愈发高昂,每一次的攻防转换都让人看得心跳加速,紧张不已。
朱由检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现代战场,那种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感觉让他无比畅快,仿佛找到了久违的战斗激情。
“好!今日这一战,痛快!”朱由检突然大喝一声,猛地施展出一记绝招,强大的力量将王国兴和高文采同时击退。两人稳住身形,望着朱由检,眼中满是敬畏之色。
“陛下神武,我等自愧不如。”王国兴和高文采齐声说道,声音中满是对朱由检的钦佩。
朱由检笑着摆了摆手:“今日与二位爱卿切磋,朕也收获颇丰。日后若有机会,还要多多与你们交流武艺。”这场高手之间的精彩较量,不仅让朱由检尽情过了一把战斗的瘾,也让王国兴和高文采对这位皇帝陛下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
他们心中暗自惊叹,这位看似文弱的皇帝陛下,竟隐藏着如此惊人的高强武艺。
周围围观的羽林军、太监以及宫女们,也都由此知晓,原来皇帝陛下竟是一位武艺高强之人,这完全颠覆了他们以往对皇帝的认知。
“大伴,兹旨封王国兴和高文采为四品羽林军左右指挥。”
王国兴和高文采闻言,大喜过望,赶忙跪下叩首谢恩:“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