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武侠小说 > 重生之铁血武林

第二十九章 良辰虚设

云州再往西去便是恒州。恒州多山岳密林,气候湿热。

  恒州自古多天险,各种草药猛兽更是层出不穷,故土特产十三州中数恒州种类最多,奇异神妙之物最特别。

  讲到这里便是不得不说恒州在十三州最响亮的特色-山贼。

  最为闻名的便是大麟定国之前的通天三寇,如今却是被大麟以无上威势剿灭。

  但天下之事哪有尽善尽美,总有些因为种种原因的人上山落草,是以恒州山贼盗匪剿之不尽,当今正在风头上的便是连云九寇。

  连云九寇的老大名为聂人龙,武道金丹境,以一把产生灵性的神兵金龙九环刀在这恒州关隘之地占山为王。

  连云山附近被其整顿的有声有色,手下之人令落行止,这聂人龙仿佛就是连云山的山神。

  朝廷拿聂人龙也是颇为头疼。打吧,连云山天险不说,洞穴山坳藏身之处何止上万。

  不打吧连云山对于恒州太过关键,恒州北上几乎都要经过这里,不然就要绕开连云山脉,过路之人需多走近二十日的路程。

  也不是没有派过卧底,但聂人龙也有一套,不是连云山本地原住民就不收。

  连云山广阔在此依山傍水的老百姓绝不在少数,是以山寨的新生血液也不用担心。

  聂人龙曾经对朝廷前来招安的人放过一句话,“老子没心情去当你他娘劳什子将军,老子就是喜欢当土大王。逍遥自在不受拘束。”

  就是因为这句话朝廷表面上放松了对连云山的警惕,不怕你有自己的势力,就怕是势力太大影响统治。

  江湖歌诀中的势力二十一个就够多了,大麟自然不希望再多一个这样难搞的势力出现在自己统治的范围之内。

  张二牛是连云山周围福曲山的一位砍柴人。只有十二岁的他却还要照顾两个妹妹。

  长相黝黑骨瘦如木的张二牛家中原本有兄弟姐妹四个。

  四人父母早亡生活苦困,早年官府征讨连云山九寇,年纪较大的老大又被连云山征召抵抗官兵,却不幸被流矢射中命丧当场。

  自此张二牛带着两个乖巧懂事的妹妹生活在这连云山边上的福曲山。

  这里不得不说聂人龙御下有方,这些被征召的战死之人皆得到了连云山山贼的庇护。

  这些老弱幼小的安全自不用说,前面两年还能得到一些微薄的补贴。

  但毕竟是土匪,虽然要靠这些连云山周边的人提供山寨的新血,但是钱财有限,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大跌众人眼镜。

  一开始有些小头目仗着有关系也不是没有试着克扣过。

  聂人龙一经发现直接连坐,克扣之人与其直属老大同死,至此再无人敢行这贪心之举。

  其实但从恒州过的商队每次交的税便足够连云寨的开销用度,这么些年来聂人龙也存下来一笔数目极为可观的财富,对这些连云山周围有些资质的小孩子更是舍不得放手。

  瘦骨伶仃的身影背着比自己身高还要高两倍的枯柴一步一步艰难的向着山下移动。

  “这次的柴质量都不错,希望大老爷能发发善心多给两文钱。”想到这里原本身上如小山丘一般的枯柴貌似也没那么重了,张二牛的脚步又加快了些。

  矗立在这大户人家后门口的张二牛独自静静等待着每日前来收柴的富贵人家的家仆。

  “吱”的一声后门被人推开,一面色黄如填土的尖酸样男子走出。

  “背进柴房吧,仔细点别把细枝掉在地上老子还要给你扫。”

  面对这刻薄家仆张二牛也不作声,默默背起比自己高几倍的枯柴,小心翼翼地背着柴走到柴房,又一点点把柴放进柴房整理好。

  这些本都是这尖嘴猴腮的家仆要做的,可是年幼张二牛好不容易找到这个伙计带着两个妹妹勉强饿不死,又怎么敢多做计较。

  要是换做那些年轻力壮的汉子也不理会这偷懒耍滑的家伙,爱要不要。

  放好枯柴的张二牛拿着家仆的手信去账房上领取自己的劳动报酬。

  “上好的枯柴百斤,十二文钱!”随着账房的一声高叫,十二枚在张二牛看来沉甸甸的铜钱落在了他的怀中。

  这户富贵人家就是这一点好,只要你的柴够好经常便会多出一两文铜钱。而这一两枚铜钱在下雨天便是张二牛一天的饭钱。

  一文钱两个白馒头,下雨天不用出去砍柴体力消耗不大可以少吃些,两个馒头加些清水便可以渡过一天。

  心情愉悦的张二牛怀中兜着十二枚铜钱,想着家中两位小妹张小花和张豆豆前两天随自己出街盯着街上小糖人那两眼的泪汪汪,嘴角便不自觉露出一丝微笑。

  张二牛走到卖糖人的摊子前,“两个小的糖人,一个要兔子模样,一个要小鹿模样。”

  “小糖人一个三文钱,两个六文钱,先付钱。”看着一脸尘土衣衫全是补丁的张二牛这捏糖人的老头子怕他拿了糖人就跑于是竟让其先付钱。

  这样的目光,这样的歧视一路走来张二牛带着两位幼小的妹妹已经经历过太多,早已经不在意了。

  张二牛语气恭敬,双手把六枚铜钱奉上,道:“这里六枚铜钱,您收好。”

  两个糖人便是卖柴钱的一半,而那一半的柴年仅十二点张二牛要在山上砍近两个时辰,可是想到两个妹妹拿到糖人之后开心的笑颜这一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拿到糖人的张二牛又去铁匠铺买了柄劣质的柴刀花了五文钱。

  用惯了这种柴刀的张二牛在第一次不小心把这种劣质柴刀砍出缺口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如何使用这种劣质的柴刀。

  怀中最后一文钱给两个小妹一人买了一个白面馒头,自己便从米缸里取几十粒米煮碗粥就好了,煮的时候多放些水也就能够吃饱了。

  回到住处张二牛看到张豆豆在破庙前等着自己,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和自己说。

  这小破庙也是张家大哥死去之后连云山给的福利,之前张家四人只能缩在一处简陋的茅草屋中,下雨漏雨,风大一些茅草屋便要支撑不住。

  如今张家老大不在,可余荫庇护三位弟妹,三人总算有瓦片遮头。

  之前为什么不找个破庙?如果这兄妹四人想被连云山的乞丐头子活生生踹死可以试试。

  如今破庙上插着连云山的彩云旗才没有这些下九流的骚扰欺压兄妹三人。

  看着自家二哥归来,已经四岁的张豆豆一蹦一跳的跑向张二牛,抱住张二牛的大腿便不肯撒手。

  从怀中拿出一个兔子形状的小糖人,张二牛哄着小妹道:“豆豆,豆豆先松开二哥,你看二哥给你带什么了。”

  说着又摇了摇手中的小糖人,张豆豆闻到一股甜腻的气味抬头望去,刚看到张二牛手中的糖人之时两只小眼顿时笑开了花。

  张豆豆跳起来亲了二哥一口便拿着小糖人跑向破庙。

  当跑到破庙的门口似是又想到了什么回头对张二牛说到:“二哥,小花姐姐今天从河里面救起来了一个人,现在放在庙里。”

  张二牛闻言便跑向破庙,怕这个自家幼妹从河中救出什么坏人对自己三人不利。

  进了破庙,不知是什么的神像之下躺着一个人,双眼微凹瘦骨嶙峋,一身袄子身上破口不知多少,每道破口之下隐约可见已经结了痂的伤口。

  只要这些血痂便可以得知此人之前的伤势是有多么恐怖。

  这昏迷不醒的人便是自河中漂流至此的朱权榛,此时的他已经不复在淄河的富态外形,而是如一个逃难的灾民一般瘦骨如柴,周身精血内敛,这个样子的他回到淄河郡又有几个人能认出来呢?

  “二哥,我从这人怀里发现了这个瓶子,还有一大把银票可惜已经被河水泡烂了,不过还有一袋银子。”张小花把从朱权榛身上搜到的东西一一摆在了地上。

  其实银票只有几十两,只不过这三人之前实在是过得太苦了。

  看着这图案华丽做工不凡的小瓶子张二牛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更不用说三个小孩自保尚且艰难。

  当即张二牛向张小花道:“小花你先把这瓶子藏在神像下面的暗格,这些银票已经用不了了全部烧掉不要被别人看到,银子我拿着刚好这人也要吃饭。”

  三人从来便是张二牛拿主意,见自家二哥有了决定,七岁的张小花便雷厉风行的一一执行了起来。

  张二牛看着眼前这人思虑慢慢沉重,该如何处理此人,这人醒过来之后会不会对两位妹妹不利。

  天性良善的兄妹三人终究还是没有抛下朱权榛不管。

  把怀中小鹿的糖人给了张小花。天色还早,张二牛又拿着朱权榛钱袋里的银子去集市买了十斤米两斤猪肉。

  买完东西张二牛回到家已至夜晚,把两个白面馒头放进米缸,煮了两勺米切了点猪肉熬了汤。

  张二牛给张小花和张豆豆各夹了一块五花肉,自己盛了些肉汤。其余的猪肉便都给朱权榛一点点慢慢渡进了口中。

  也不知道这人会死会活,张二牛就把这珍贵无比,平时自己碰都舍不得碰一下的猪肉都喂给了朱权榛。

  只因为张家父母留有遗言,“张家人可以苦可以死,但求无愧于己无愧于心。”这是父母临终前对兄妹四人说的最后一句话。

  张二牛一直谨记于心未曾违背。我张二牛或许不会成为什么好人,但我会对得起两位妹妹,对得起自己,这稚气未脱的少年心里暗暗自语道。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